综合考评单位 | 序号 | 目标名称 | 目标任务 | 完成情况 |
区经信局 | 1 | 完成主要经济指标任务 | 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 11月止,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预计全年能完成5%目标 |
2 | 推进产业数字化改造 | 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十百千万”行动,抓好化纤制造、汽车零部件两大产业提升试点,实施机器换人项目80个以上,新增工业机器人300个、市级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30个以上,实施智能制造项目30个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70%,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龙头示范企业,推进企业上云2800家以上,实现两化融合发展指数90以上,打造产业数字化标杆区。 | 抓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益农镇单元控规启动编制,衙前区块转型升级规划通过论证,修改完善《萧山区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萧山区化纤制造业发展规划》等规划。今年成功列入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成效明显的县(市、区),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万向钱潮高端乘用车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实施类项目,已核拨35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恒逸集团年产260万吨功能性纤维新材料升级改造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实施类项目目前已申报成功。荣盛集团差别化纤维项目,已基本具备动工条件。联达化纤年产110万吨新材料纤维项目,已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预选类项目。加强示范引领,以高端装备、汽车零部件、化纤新材料等主导行业为重点,率先在行业骨干龙头企业中开展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化纤纺织、机械汽配等重点行业104家企业开展了智能化技术改造咨询诊断,截至11月底,全区共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项目56个,实施级数字化改造项目107个,实施“机器换人”项目210个,新增企业上云2998家,新增工业机器人设备410台,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提升至72%,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呈现从“点”向“面”拓展的态势。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目前,全区共有3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居全市第一。 |
3 | 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 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推进四年双倍增行动计划,做强新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布局区块链、虚拟现实、量子信息等前沿产业;实施“鸿雁”“骏马”计划,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成为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排头兵。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32%。 | 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30.1%,预计全年增长32%以上,位列全市第4名。立足我区产业实际和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全区数字经济规划编制。继续办好中国工业大数据大会、中国区块链开发大赛、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等数字经济重点会议,发挥会展招商作用,着力吸引国内外知名数字经济企业巨头布局落户,完善产业链,建设产业集群。加快培育“顶天立地”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和“专精特尖”的数字经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数字经济体系,截至三季度,全区现有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172家,其中今年新增59家。聚焦“4286”数字经济发展载体,推进图灵小镇、机器人小镇、信息港小镇、5G创新谷等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提升园区等载体建设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 |
4 | 推进工业园区分类发展 | 加快镇街工业园区分类处置、改造提升,召开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比学赶超”现场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更多空间。推进镇街工业园区改造提升18个。完成旧厂房改造面积15万平方。 | 出台了《萧山区镇街工业园区分类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及《考核评价办法(试行)》、《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批园区“一园一策”方案》等配套文件,2019年完成镇街工业园区规划编制18个,其中4个因纳入“4286”产业载体总体布局统筹考虑,其他园区均已启动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引入区级国资平台和专业运营商参与园区分类发展。在戴村镇召开全区工业园区改造提升现场推进会。截至11月底,完成旧厂房改造19.03万平方米。 |
5 | 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行业整治提升 | 巩固提升整治提升效果,坚决取缔“四无”企业,淘汰落后产能项目100个,关停“散乱污”等“四无”企业500家、整治提升200家。 | 今年淘汰落后产能项目109个,关停“四无”企业(作坊)553家,整治提升209家。 |
6 | 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 | 完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完成2018年度工业企业效益综合评价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实施好要素资源差别化配置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规上工业亩均税收提升7%。 | 在省市评价要求基础上自加压力,实现“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全覆盖,2018年度评价主体数量、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分别同比增长77.2%、11.5%。今年成功列入全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有力、成效明显的县(市、区)6个区县之一,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启动研究、制修订差别化用能、排污等实施办法,推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结果广泛应用。 |
7 | 扶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 加大企业政策扶持,帮助企业争取扶持资金2亿元以上;深化“民情双访”定向走访企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有效化解“两链”风险,落实“一企一策”项目化管理,加快不良资产出清,全年完成僵尸企业出清数量20家。 | 开通“萧山政策通”微信公众号,加强省市区涉企政策宣传,为企业项目、资金申报提供便利通道,累计关注人数近4000人,发布各类政策和申报消息40余条。积极向上争取,截至目前共争取上级惠企扶持资金4.28亿元。强化政策扶持,加快政策资金兑现,截至11月底,全区共兑现中央扶持资金2215万元,省市扶持资金49500.4万元,区级扶持资金13848.43万元,预计全年惠企扶持资金总额超8亿元。结合主题教育和民情双访“定向专访”活动,深入走访调研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快“僵尸企业”出清力度,持续化解企业风险。截至11月底,共处置“僵尸企业”22家,盘活土地1805.75亩,厂房38.3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