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健局

发布日期:2020-01-08 08:4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综合考评单位序号目标名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区卫生健康局1加快推动区二医院迁建项目、浙大二院新院区项目区二医院迁建项目争取年底前完成初步设计与施工图招标,办理土地相关手续。浙大二院新院区项目年底前完成初步设计报批。因土地指标迟迟未落实、项目资金承担比例等问题,区二医院迁建项目进度计划有所延误,现完成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和用地规划条件的批复,缴纳了78.5955亩建设用地的征收地块预交款、增减性指标款、耕地开垦费,正在编制设计招标文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因浙大二院要求调整设计方案,导致布局和投资规模改变,浙大二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的推进进度有所延缓,现已完成了设计方案、规划条件和用地预审。
2持续开展国家卫生镇创建戴村、河上、党湾、浦阳、进化、义桥、衙前、瓜沥、闻堰、新街、南阳和靖江等12个镇街继续实施国家卫生镇创建,至年底50%以上的创建镇街通过确认命名。宁围街道、益农镇通过国家卫生镇复评。戴村、河上、党湾、浦阳、进化、义桥、瓜沥、闻堰、新街、南阳和靖江等11个镇街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完成省级考核程序,已报全国爱卫办有待暗访抽查,预计2020年一季度确认命名。宁围街道、益农镇通过国家卫生镇复评。
3持续深化医改,全面推进区域医共体建设完成区域内四大医共体机构及资源整合;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医共体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及绩效评价;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服务价格调整;加强医共体相关信息化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组建以区一医院、区三医院、区中医院、萧山医院为牵头单位,其他公立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的四个医共体,各医共体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统一法人登记(萧山医院医共体除外)。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及评价指南,2019年全部单位自评达基本标准,其中1家通过评审达推荐标准。印发《萧山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总院内部管理机构设置的指导意见》,医共体总院内实现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形成一本医共体财务总账。印发《萧山区医共体绩效评价方案》,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出台《萧山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医保分局同步市级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以医共体为单位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调整项目2797项。开展基层补偿机制改革信息系统建设,12月底前完成投入使用。加强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依托“数字医共体”贯通人、财、物和业务管理,成为全省第一批数字医共体示范区县。制定《萧山区区域医共体分级诊疗疾病种类目录(试行)》、《萧山区区域医共体双向转诊服务规范(试行)》,明确医共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引导建立分级诊疗就医秩序,基层就诊率呈上升趋势,1-10月份基层诊疗量同比增幅13.76%,明显高于区级医院,基层诊疗率达到60.04%。医共体牵头医院筛选出274名医护骨干组建了136个家庭医生指导团队,负责对接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68个家庭医生团队。出台《萧山区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医共体背景下的公共卫生服务。
4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做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评迎检工作组织有关单位做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现场复审相关的各项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复评考核验收。已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现场复审,最终得分93分(85以上合格),待国家发文。
5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量继续保持稳定,常住人口签约覆盖率保持在35%左右;十类重点人群(含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孕妇、儿童、精神病、肺结核、残疾人、贫困和计生特殊家庭人员)签约覆盖率达65%。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正在进行,截至12月15日,共签约47.93万人,覆盖率32.96%(预计到年底可完成任务目标);十类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91%。
6深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工程区级“心理服务指导中心”、镇街“心理服务站”建成率达100%;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诊断及时率达95%,报告患病率达4‰及以上。区级“心理服务指导中心”、镇街“心理服务站”建成率达100%,;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诊断及时率达100%,报告患病率达4.13‰。均达到超过指标完成。
7加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先诊疗后付费”,全区7家区级医院和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信用就医,实现医保病人现金部分“最多付一次”,并完成与杭州城市大脑对接;完成电子社保卡和电子健康卡改造,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实现“两卡融合”;完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础核心平台建设,实现三大基础数据库构建、实时交换及与市平台对接等功能。全区完成城市大脑舒心就医建设,医保自费病人现金部分可以在离院后48小时内线上支付,实现信用就医。杭州市电子社保卡、电子健康卡“两卡融合”全区覆盖。7家区级医院和3家社区实施刷脸就医。4家助产医院完成产科电子病历实施。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一期功能基本完成,完成市卫健委和区数据局数据归集任务,实现检验检查全省共享。 
8深入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持续优化生育登记服务;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到年底全区应配置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配置率达到90%以上。持续优化生育登记服务,截至12月10日,全区完成生育登记9305对,其中网上办结6849对,网上办结率达73.6%。服务事项下沉,各镇街均可现场办理生育登记并即时打印“生育服务登记单”,现场办理时杭州市户籍人员实现“一证通办”。申请人也可通过下载“浙里办”APP实现“掌上办”“跑零次”。初婚对象结婚登记时可以申请婚育户“一件事”联办。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全区计划配置母婴设施78家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民打开百度地图APP,语音或文字输入“母婴室地图”看到粉色母婴室定位图,即可快速搜索、查找到附近的母婴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