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审管办

发布日期:2020-01-08 08:3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综合考评单位序号目标名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区审管办1民生事项就近办大力推进民生事项就近办,区级民生事项下放镇街办事服务中心事项100项以上,“政银通”服务事项60项以上,“杭州办事”自助终端全区各村(社区)全覆盖,实现90%的民生事项就近可办。“最多跑一次”满意率、实现率力争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通过事项下放镇街公共服务中心、银行网点、基层站所、自助终端等四条路径,实现区级民生事项下放镇街办事服务中心事项135项,“政银通”服务事项64项,“杭州办事”自助终端村(社区)全覆盖,实现91%的民生事项就近可办。2019年度“最多跑一次”满意率实现率尚未公布。
2打造软硬件双一流的为民办事服务平台整合办事服务中心三平台,全面启用行政服务中心。提升“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在企业一日开办等领域中深度应用“一窗受理”和“一件事”办理,推行OSM现场管理,启用无人窗口E邮柜全流程服务等,打造软硬件双一流的为民办事服务平台。梳理并落实部门间“最多跑一次”事项。1月2日,区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在软件方面引入OSM现场管理理念,在香港现场管理协会指导下,完善大厅装修、布局,规范空间、人力、设备、物品、信息、废物这六类资源的管理,制定《萧山区行政服务中心OSM管理规范(试行)》,并将OSM管理纳入窗口考核。在硬件方面启用3万平方米的行政服务中心,设置机器人导服、启用无人窗口E邮柜,设置24自助服务大厅和网办导服专员,配备智慧化指挥室,智能监控大厅人员流量、设备运行、窗口办件、窗口等待、人员考勤等全方位服务。设置无感打卡、刷脸食堂服务,将智能应用普及到方方面面。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打造布局科学、智慧高效、服务周全、环境舒适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完成了《进驻部门窗口、人员设置方案》并经区政府批复同意。开设G60长三角“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100%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9月按照省市要求对标准化建设进行了对照检查,完善了窗口办件初次短信回访及工作。同时,建立了部门领导窗口坐班制度。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制订了《进驻部门派驻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严格落实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工作,严把工作人员进口关,并对审批服务授权进行了重新梳理和上墙公示。
3行政审批“四减”工作持续推进“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的“四减”工作,进一步清理自设审批前置条件环节、以审批代备案等违规行为;进一步清理无法律法规依据的“章中章”、“事中事”,办事材料再精简 10%,办事环节流程再进一步简化。强化涉审中介治理,加强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优化对中介机构信息及信用评价的动态监管,评价结果按季度全面公开。梳理并落实部门间“最多跑一次”事项。90%的个人办事事项凭身份证“一证通办”。1.开展办事事项“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深化工作,共审查21个部门的331份案卷,清理出八统一规范之外仍在收取的材料73项,“章中章”、“事中事”5项,实现办事材料精简10%,90%个人办事事项“一证通办”。全面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分批推进居民身份证、营业执照、不动产权证书等77种电子证照的共享应用。
2.8月份,组织召开全区涉审中介行业主管部门联席会议,通报2019年浙江省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并梳理萧山区事项清单;对机构信息登记、合同备案、信用评价等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明确每月统计报送合同备案和信用评价结果等工作要求,评价结果实现每季度全面公开。9月份与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发文正式函告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在萧中介机构,告知涉审中介技术服务工作相关牵头协调职责调整事宜。9月份,联合区纪委监委、区市场监管局和其它行业主管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开展涉审中介专项治理工作。
3.8月8日,召开推进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动员会,牵头各部门单位积极开展事项梳理,于9月27日发布涉及42家单位、305项事项、31个部门间联办“一件事情”的萧山区第一批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录,办理时限压缩57%,办事材料精简41%。优化事项服务指南、流程图,在浙政钉开发查询模块,方便办事查询。12月20日将建成启用萧山区机关内部通用办事系统,实现除涉敏、涉密事项以外的多有事项网上办理功能。
4牵头推进“一件事”牵头推进公民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年推行40件。围绕公民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梳理出生、上学、就业、登记开办、项目投资、不动产交易等多部门联办“一件事”,推进“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公民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联办事项目前除人民银行牵头的获得信贷、法院牵头的办理破产、执行合同一件事联办等市级未领取或区级目前无权限外,其余已在8月底100%实现。省市已下发的“一件事”联办事项目录,浙江省政务服务网萧山区“最多跑一次”多部门联办事项可查100项,进度为杭州市各区县第一。其中,办件量较多的为退休“一件事”430件,出生“一件事”1952件,结婚生育户口“一件事”751件,军人退役“一件事”521件。
5完成招投标“评定分离”试点任务完成省级招投标“评定分离”试点工作,即将现行的由评标委员会确定中标人的评标机制,改革为评标委员会向招标人推荐一定数量的中标候选人,招标人依据“竞价+择优”及“低中选优”“优中选低”等原则,最终确定中标人。改革后,实现招标单位对选定中标人的满意率有所提高。圆满完成省级招投标“评定分离”为期一年的试点工作。试点期内,出台了《关于开展萧山区规范与创新招投标试点工作的通知》,先后制定了《萧山区开展规范与创新招投标试点工作第一阶段指导规则》、《萧山区开展规范与创新招投标试点工作第二阶段指导规则》,共有82个项目采用“评定分离”方式,97.8%的招标人依据“竞价+择优”及“低中选优”“优中选低”等原则确定中标人。招标人对选定中标人的满意率达94%。省发改委对我区“评定分离”一年来的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批复同意延长试点期限2年。 
6推广应用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系统对现有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系统进行推广应用,除在简易评标法中使用外,逐步在合理评标价法等项目中试点实施。对现有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系统进行推广运用。在项目类别上,从房屋建筑项目逐步向市政道路、交通设施、绿化景观等施工类项目延伸,并逐步推广至工程监理、造价咨询、保修维护等工程服务类项目;在评标方法上,逐步从采用简易评标法的项目向采用合理评标价法的项目延伸;从投标方式上,利用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系统,试点推行“不见面投标”。目前,已有约90个项目进行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其中有3个项目已开展“不见面投标”,实现投标人“最多跑0次”。
7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监管进一步加大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管,完善《招标代理机构考核办法》,对招标代理活动实行“一标一评”,每季度进行考核排名,并通报给所有招标单位进行风险提醒。开展招标代理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考试和相关培训2场,全年开展现场抽查1次。1.完善制度。先后出台《杭州市萧山区招标代理机构考核管理办法(试行)》(萧招管办[2019]1号)、《杭州市萧山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信用管理的实施意见》(萧招管[2019]2号)、《萧山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专职人员信用评价实施细则》(萧招管[2019]3号),对招标代理机构实施全方位监管。2.加强考核。全年对代理机构的招标代理活动实行“一标一评”,每季度进行考核排名公布并将考核排名情况发至各部门及街道(平台)。
3.强化监管。组织招标代理人员理论考试2次、政策培训3场,开展现场抽查1次。对16家招标代理机构提出整改要求,并将整改通知发至各部门及街道(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