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去年以来,萧山选派退休校长、在职教师共13名,先后赴从江支教。他们带着热情,致力于创新从江教育模式,提升当地教学理念,掀开了从江教育改革新篇章。
首创“组团式”帮扶
去年8月,一支由6名来自萧山二中和八中一线教师组成的支教队,前往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与以往支教团队不同,6名教师分属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历史6门学科,重在推动“萧从班”建设。
“以‘组团式’教育帮扶,将萧山教学力量输出至从江,这在萧从东西教育帮扶中属首创。”萧山挂职从江教科局干部赵银飞说。“萧从班”共有3个班近150余名拔尖学生。在挂职从江一中副校长的任瀚旻看来,教育帮扶,贵在打造一支不走的“教学队伍”。
4个多月时间里,6名老师以“5+2”“白+黑”的干事激情,把更多的着力点放在教学方式改变和提升上。
推动教育双向交流
教育帮扶,对于从江来说,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
去年3月,浙江退休教育专家刘诚平和萧山退休校长陈元海走进从江,以“银龄计划”的名义,从顶层设计上优化从江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目前,以两人命名的“名校长工作室”已成立,相关教学改革正在推进中。
此外,萧山3位优秀幼教教师也来到从江幼儿园支教。至此,教育扶贫工作已延伸至学前教育,真正体现了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
走出大山,到沿海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是从江许多学子的心愿。欣喜的是,梦想的阳光已照进现实。
在从江职校,服装专业的20名学生来到区三职开展实训;80余名中小学、幼儿园中层以上干部,也陆续到萧山中小学、幼儿园挂职学习。截至目前,两地有94所学校结亲,“一对一”帮扶。正是在这“一来一去”之间,从江教育迎来了全方位提升的春天。
引入社会教育资源
从去年9月开始,从江县第一示范幼儿园来了一位“新客人”,她就是担任该园执行园长的萧山人韩慧娟。
韩慧娟是位有着近30年幼儿从教经历的资深教师。在她的帮助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幼儿园特色课程开了起来,就连中科阿优幼儿教育课程也被引入课堂。
借助萧山的社会资源和力量,形成倾力支持从江教育发展的“大合唱”。截至目前,萧山已累计为从江11所学校捐资1429万元,用于硬件设施建设。萧山不少爱心企业、社会组织自发行动起来,资助贫困学生2116名,资助金额达1857.1万元。
去年,萧山还建立“萧从教育基金会”和“绿满萧从教育基金”,此后的3年时间,每年将分别拿出50万元,资助业绩突出的从江籍在编在岗教师和“萧从班”的家庭贫困学生。
教育帮扶,萧山不遗余力。(王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