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04/2019-07566 成文日期 2019-08-26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有效性 有效 解读文件 政策原文

关于《萧山区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19-08-26 16:1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教育局

为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引导和支持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提供普惠性服务,促进我区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杭州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物价局关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法规政策,结合我区实际,区教育局调研起草了《萧山区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修订)》(以下简称“办法”)。现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为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鼓励、引导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进一步推进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健康规范发展,提升办园质量,我区于2016年在杭州市率先出台了《杭州市萧山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施办法(试行)》,现共认定57所民办幼儿园,其中,转公2所,停办4所,实际有51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使我区近1.3万,约30%的幼儿受惠。试行版文件出台至今已有三年,我区在扶持和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方面虽取得一些成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入园矛盾,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普惠性民办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匀;办园水平参差不齐,办园质量有待提高;教师素质和待遇较低,流动性强;收费标准过于跟公办持平,幼儿园运营困难。因此,亟需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加以改进,以下三点是我们修订《办法》的主要背景与依据:

(一)《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的颁布和实施

2017年9月,《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开始正式施行,《条例》首次在法规层面明确了我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的基本方向,并明确指出“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民办幼儿园,是指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扶持,按照规定标准收费,并向一定区域的居民提供普遍学前教育服务的民办幼儿园。”《条例》从经费保障、特殊人员子女资助、残疾儿童保障、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和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民办幼儿园扶持、幼儿园相关费用的减免优惠等方面作出了规定。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应当向学前教育倾斜并制定幼儿园生均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等标准。

(二)《浙江省关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

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物价局联合颁布的《关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教学前〔2015〕40号)中有要求,各地在认定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时应注意把握的其中一个要素便是:“收费合理,参照公办幼儿园的收费管理办法,根据生均保育教育成本、当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等情况,并在各县(市、区)确定的价格浮动区间内制订收费标准。”从文件中可以看出,收费价格还是允许有个合理的浮动区间的,而且可以根据各镇街的经济发展水平,当地群众的承受能力有差异性分配。同时,我区的《实施办法》制定还早在2015年,两年间物价不断上涨、社会年平均收入也在增长,考虑到各普惠园的办园成本,因此有必要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收费标准作适度浮动。

(三)与其他区县的认定办法作对比

根据我区的实施办法,我区普惠性民办园收费一直和同等级公办园持平,而2018年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印发浙江省公共财政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实施办法  浙江省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办法》(浙财科教〔2018〕7号)中明确指出:“符合条件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规范,达到等级园标准以上,且收费不高于同级公办园收费标准2倍的民办幼儿园)给予生均共用经费补助,补助水平原则上应于同等级公办园保持一致”。因此我们也积极和周围区县出台的认定办法作对比,发现其他区县在“收费标准”这块比我区有较大的灵活度,更易于吸引民办园加入普惠性行列,提升普惠园办园质量。

以临安、永康、丽水莲都区为例,临安区的认定办法规定:“收费不超过同等级公办幼儿园2倍”的即可申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永康市的则规定:“收费合理,根据生均保育教育成本、面向大众提供普惠性服务、城乡差别等实际,保教保育费的收费标准,可按照区域同类型(指城乡)、同级别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上浮(等级园50%以内,准办园30%以内)。无与入学挂钩财、物赞助门槛设置。”丽水莲都区规定:“参照公办园的收费管理办法,根据生均保育教育成本、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等情况,确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最高限价。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限价内自行制定收费标准,并报区发改局、教育局、财政局备案。”

对比可以看出,我区认定办法的收费要求过于和公办园靠齐,严重阻碍了我区建成以公办园与普惠性民办园协调发展为主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程,因此,现按照“补偿成本、分类定价、动态调节”的原则,探索建立以幼儿园办园成本为基础的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调节机制,通过在科学地核定办学运营成本,适当上调收费标准后,能降低民办园的办学成本,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能得以生存发展,方能促使民办幼儿园积极主动地加入政府的普惠性民办园行列,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我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目标,促进我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性发展。

二、制定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

2.《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

3.《浙江省关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工作指导意见》(浙教学前〔2015〕40号);

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7〕48号);

5.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公共财政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实施办法  浙江省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办法》(浙财科教〔2018〕7号);

6.《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萧政发〔2018〕61号)。

三、主要内容

《指导意见》的基本思路是: 为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引导和支持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提供普惠性服务,促进我区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指导意见》共五章二十条,主要包括:

1. 明确公益普惠定位,积极引导大多数民办幼儿园朝公益普惠方向发展,坚持公益普惠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加强学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2. 明确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申报与认定的相关要求。列出了认定条件、申报形式、认定程序、协议授匾等内容。

3.明确政策保障要求。包括生均经费补助和项目经费补助的两大项补助的具体内容和审核、拨付相关事项。

4.明确监督管理要求。包括评定时限、日常监管、财务管理、安全管理、风险防范、督导评估、违约处理、信用管理、经费用途及违规处理、自愿退出等要求和条件。

四、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在萧山区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非营利的、收费合理的、面向大众提供服务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

五、其他事项

(一)关键词解读

本《办法》所指的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非营利的、收费合理的、面向大众提供服务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

(二)施行时间

本《办法》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三)解读机关

解读机关: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

解读人:骆静

联系电话:82716691。

                                                                                                                                                                                                          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

                                                                                                                                                                                                               2019年8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