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00/2019-12435 | 成文日期 | 2019-06-03 |
发布机构 | 萧山区 | 主题分类 | |
文号 | 萧文旅提字〔2019〕2号 | 有效性 |
任张标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擦亮浙东唐诗之路源头新名片 打造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新品牌》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区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资源及品牌打造现状
(一)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延伸
在浙江省确定的浙东唐诗之路和钱塘江诗路中,萧山是唯一一个兼具两条诗路的区,既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也是钱塘江诗路的重要节点,有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深挚积淀。
2012年,“从义桥渔浦出发——浙东唐诗之路重要源头研讨会”在我区义桥镇举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唐诗研究专家在此有了最新研究成果:萧山义桥渔浦古渡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可与中国丝绸之路相媲美的“浙东唐诗之路”被提出22年来,首次有了明确的起讫点。从南朝到清朝,有240多首古诗描述过渔浦这个地方,仅《义桥镇志》收录的达143首(篇)。李白、苏轼、陆游、白居易、孟浩然、谢灵运等100多位古代诗人都在渔浦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义桥镇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是浙东唐诗之路和钱塘江诗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渔浦是萧山历史上有名的风景区,是古萧山八景之一,渔浦文化是义桥镇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品牌文化,拥有里河公园、义桥古街、诗词公园等一批文化地标建筑和以新坝节孝牌坊为代表的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义桥镇把诗词文化作为“灵魂”,渔浦文化作为特色,通过梳理,相继出版了《渔浦诗词》《从义桥出发:浙东唐诗之路重要源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渔浦江山天下稀——书画探源唐诗》等书藉,为萧山诗篇的挖掘、整理、研究、传承和宣传打下了一定基础。
(二)特色品牌的打造和保护
一是编制发展规划。2010年,义桥镇编制了《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对渔浦文化和唐诗源的资源挖掘、整合提出了系统方案。二是注重品牌保护。2008年,义桥镇为“渔浦”等9个品牌注册了商标。根据“渔浦”等商标的注册范围,义桥镇在观光旅游、文娱活动、咖啡馆、茶吧、商品包装、交通等领域,拥有专用权,成为凸显义桥镇特色、打响渔浦文化品牌的最有力载体。三是建设配套项目。建设好渔浦诗词公园,安放了陆游铜像,建好三处渔浦诗墙,制作好80多首渔浦诗词。2018年,义桥镇规划启动渔浦老街提升工程,计划于2019年9月底整体完工。四是开展特色创建。2018年,在全省诗词之乡颁奖大会上,义桥镇获得“浙江省诗词之乡”称号,为杭州市首批创建乡镇,我区唯一一家。五是打造品牌节庆。自2008年开始,义桥镇已举办了五届渔浦文化节,将渔浦文化的精神通过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提升了城市诗意。
二、我区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方向
2018年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今年1月,《浙江省诗路文化带规划》(修订稿)中明确,重点打造大运河诗路文化带、钱塘江诗路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等四条诗路文化带。下一步,我区在浙东唐诗之路打造中,一方面抓住杭州拥江发展机遇,做好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另一方面抓住省政府提出建设唐诗之路文化带的契机,推动渔浦文化的打造和展开。
(一) 规划先行,打造重点项目
以争创浙江省诗路名镇工作为契机,制定我区浙江省诗路名镇规划,全力打造义桥镇渔浦文化作为浙东唐诗之路重要源头的标志性文化工程,积极推进相关项目的建设进程。一是打造主题公园。结合义桥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打造渔浦文化公园、产业文化公园、浙东唐诗之路公园、运河公园四座主题公园,充分挖掘义桥镇人文印迹,擦亮义桥镇文化名片。二是打造重点街区。全面启动义桥镇里河老街建设,把里河打造成义桥的乡愁记忆,渔浦文化的展示窗口。三是打造特色乡镇。2018年7月份开始,义桥镇开始投资近10亿元进行全面综合整治,涉及老集镇、道路、景观照明、外立面、环境秩序、乡容乡貌等34个大项目。同时,把渔浦文化融入集镇建设,打造涵盖 “一包四崇”精神的核心展示点,形成“寻找义桥记忆”的窗口。
(二)文旅融合,创新品牌活动
以文化旅游融合为契机,加强文化遗址保护,整合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创新特色品牌打造,让唐诗之路文化品牌成为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新“名片”。
一是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积极推动历史文物遗址修缮保护,挖掘特色优势,让老文物焕发新生机。目前,义桥镇计划建设浙东唐诗之路古水道、建立一座浙东唐诗之路纪念馆 。
二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湘湖跨湖桥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深入挖掘浙东唐诗之路萧山段的文化旅游产品,将其纳入湘湖为核心的休闲观光旅游体系,设计有萧山特色的唐诗研学旅游产品、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亲子体验旅游产品等。
三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浙东唐诗之路和钱塘江唐诗之路的文化发展战略为契机,在资源保护、传统保留基础上,创新品牌宣传方式和渠道,策划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品牌活动和特色产品。
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日后工作中,我们将积极采纳,有序梳理,为进一步打造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新品牌不懈努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19年6月3日
抄送:区政府督查室、区政协提案委
承办联系人: 马一婷 联系电话:83897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