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00/2019-12430 成文日期 2019-05-31
发布机构 萧山区 主题分类
文号 萧教提字(2019) 号 有效性

对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31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5-31 16:2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分享:

陆亚芳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开辟引才“绿色通道”,引进专家类教育人才》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对教育系统人才引进的政策与现状非常了解,您在提案中列举的具体事例很典型,很实际,阐述的观点很有见地,您提到的问题也是我们教育系统期盼早日破解的难题。为此,非常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一、受“逢进必考”用人制度的约束

关于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机制,近年来国家、省、市均有明确的文件规定,要求规范并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根据《杭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操作程序》(杭人社发〔2014〕380号)文件精神,要求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岗位设置、年龄条件、学历学位、专业要求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因此,在区人社局的监督下,我局必须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规范地做好教师招聘工作。如针对紧缺学科师资的迫切需求,我局积极与区编委办、人社局对接沟通,希望能仿效周边地区“简捷高效”的招聘方法招聘“985、211”院校和重点师范院校应届优秀毕业生,但最终还是按照文件精神,既笔试又面试的规则程序操作。

二、受人才认定刚性政策标准的限制

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市、区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均有教育类人才的认定标准,我区也出台了《萧山区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萧委办发〔2017〕63号),凡符合萧山区“5253”教育高层次人才工程的四个层次人才均为重点引育对象。通过以上政策,如萧山中学2015年来,已引进了省特级教师2人,全国学科竞赛金牌教练4人,银牌教练2人。但对于未经政府人才认定的人员,不满足引进条件的人员就很难操作。

三、受到周边地区高待遇引进人才的冲击

我区在国家级、省级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上存在相当困难,与杭州主城区,周边余杭、滨江等地相比不具引进优势;其次还受编制、人事关系接转(如建个人档案)等方面的操作瓶颈,造成在与许多人才的前期接触与洽谈中纷纷流失至周边地区。

四、大家一起努力,让“不拘一格降人才”、“一技之长用人才”落到实处。

我局高度重视人才强教战略,将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拓宽人才工作的思路,打造最优人才生态。针对人才引进难问题,将加强部门联动,会同组织部门、编委办、人社局、财政局等部门,研究、决策人才工作重大事项,协调、解决人才工作具体问题,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努力打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形成“一人一议”“一校一议”“一团队一议”的人才服务响应机制。围绕引进人才实际需要,加强配套的政策保障,严格执行人才安居政策,落实培养经费、生活津贴,积极帮助引进人才解决好配偶工作、职称聘任、办理落户、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解除人才引进中的后顾之忧。

再次衷心感谢您为我区教育人才工作开展提出的建设性、针对性建议,衷心感谢您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

2019年5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