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00/2019-12402 成文日期 2019-05-27
发布机构 萧山区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杭萧规划资源提字〔2019〕2号 有效性

对萧山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4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5-27 10:4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分享:

民盟萧山区委: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城市美学的建议》收悉。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规划建设工作的关心。您的提案高屋建瓴、非常专业、全面。您在提案中指出了我区城市美学在城建、文化、教育等方面所需注意和仍需完善的地方,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近年来,杭州“大湾区建设”、“拥江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在这关键时期,是否能够把握住这一跃迁发展机遇,努力提高城市建设品味、彰显城市人文底蕴,打响国际知名度显得尤为重要。我局根据职能会同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工作,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是开展重点区域城市设计,突出城市特质。

城市重点发展地区和重要发展廊道既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也是城市形象识别的视觉焦点。

我局会同相关平台单位,积极开展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包括钱江世纪城全域城市设计、机场路(机场城市大道)沿线城市设计、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湘湖新城)城市设计、杭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城市设计、科技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等。通过高质量城市设计方案的编制,既从整体上把握城市肌理、特色风貌、天际线、环境景观系统等核心形象特质,避免出现“千城一面”现象,又细化到具体的建筑、开放空间、公园绿地、街道广场、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等设计引导,使城市重点地区和重要发展廊道成为萧山独特的城市形象印记。

目前,湘湖整体景观特色风貌、钱江世纪城城市中心区特质形象、萧山南部全域景区化和世纪城公园等众多节点形象已初见峥嵘。

二是挖掘地域历史人文,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我们坚持深化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强化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研究,编制历史地段保护的设计指引;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探索保护利用新模式。

注重城市文化塑造,结合历史城区保护、旧城更新、新区开发等,对于大量地域的命名,我们通常沿用老地名或老文化元素,以此更好地体现地域特色,延续地名文脉,使人们留得住“乡愁”。对于一些合适的地标性建筑和道路,我们也会选择城市历史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地群众耳熟能详的人物、事物、典故命名,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新地名中,恢复保护和复活有文化价值的历史地名。

做好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貌等“基因”,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打造属于萧山的城市精神,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树立形象。

三是注重规划公开,加强公众参与。

规划是城市的灵魂,只有规划做到高起点、高品位,城市建设才能展现大格局、大气魄。

为了进一步吸纳更多高水平、高层次精英人才参与萧山城市建设发展,我区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建筑设计、生态修复、城乡规划等领域的专家,成立了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参与审查我区各类规划项目。例如,对新建的重点区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我局会组织规划专家咨询会,邀请专家就城市景观、建筑形态、建筑结构合理性、美观性等方面进行专题论证,通过专业团队编制、专家咨询评审的方式,使设计方案更具特色、更有韵味,塑造出个体丰富多彩、总体协调统一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位。

另外,我们也十分注重规划的公开化、透明化,加强公众参与。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公布了我区大部分已经批准的单元控规及相关政策文件等。在规划编制、控规调整、重要方案批准前我们也会将方案在网上进行公示,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接受公众监督。

四是加强教育推广,培养美学意识,提升审美能力。

萧山艺术教育坚持“从娃娃抓起”,面向全体学生,紧紧围绕“深化课程改革”,搭建多元平台,开足开齐各项艺术课程、推广艺术普及。组织中小学书法篆刻课堂教学研讨、中小学传统书画课堂教学研讨、美术工艺课程教学研讨、小学“美术广场”教学研讨等多次教育教学研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每年举办各类艺术活动,开展艺术素养检测,依托多元平台的搭建,全面培养美学意识,提升审美能力。

城市美学塑造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我们在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完善工作内容,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对标先进城市,仍有很多不足。我们将会同区级相关部门,全力以赴打造萧山美好的城市形象,也真诚地希望您继续关注规划建设,多提宝贵意见!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

2019年5月27日


承办联系人:黄颖           联系电话:83982306



抄送:区政府督查室、区政协提案委。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办公室    2019年5月27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