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00/2019-12401 成文日期 2019-05-25
发布机构 萧山区 主题分类
文号 有效性

对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6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5-25 10:5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分享:

来晓洁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智慧校园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控制技术的兴起,“如何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是当下教育的发展路径,这也对我区教育技术战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鉴于您提案中提出的内容,做如下说明:

我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区域现状:萧山教育以教育现代化为第一行动纲领,认真落实省、市、区各级政府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统筹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出台实施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引进优质名校,推进城乡统筹名校集团化战路,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扩张,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着力打造萧山教育样本。

我区教育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区域化云平台的建设和应用迟缓。萧山受专项经费只能转移支付学校投入的财政机制的限制,近年来区域化云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发展相对迟缓。没有一个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支撑教育资源的共享,以教育城域网为基础的校校通应用工程效果不够明显。教育信息化学校是阵地,网络是基础,应用在云端,这个云端就是我们的短板;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还没有深度的融合,教与学的方式没有真正的转变。当然我们已经有少部分学校已经在积极的尝试,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性的常态化,信息化转化为教学成果的提升还不是很明显;技术应用和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不少学校网络管理水平不足,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应用成为障碍。不以应用为驱动,为了建设而建设的情况还是存在。

针对提案提出的建议并结合目前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区域智慧校园建设中将作如下行动:

一、实现全区学校(单位)无线网络全覆盖。

高速网络是“互联网+教育”应用的基础。在原有千兆教育城域网的基础上,加快有线和无线网络设备的融合,延伸建设和运维无线城域网,到去年年底,已实现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为移动办公、视频点播、智慧课堂、物联网应用等大流量应用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网络保障。同时,以区教育数据中心为基础,无线网络统一部署,集中管控,使全区教育系统用户实现统一认证,校际漫游,同时提高校园网络出口带宽,平滑升级教育城域网,逐步实现教育城域网带宽万兆到校、千兆到楼、百兆到桌,保障教育现代化的应用基础。

二、构建全区统一的基础数据支撑服务平台项目。

构建以区域数据中心为核心,以区域应用为内容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纵向对接国家和省市教育数据中心,横向打通区电子政务数据资源,推进相关信息系统的业务整合及数据融通,在开展标准化及动态化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建立萧山教育大数据中心,为全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和服务,实现“统一用户认证,统一数据中心,统一门户,第三方应用接入管理”。作为整个智慧教育的数据中心,支持数据的交换、共享和应用,实现基于云方式的设计、开发和部署,满足大并发量下的用户访问和数据使用。公共服务实现师生信息、学校发展性评价、招生管理、后勤管理、最多跑一次、省市平台互通互融等一站式管理体系。构建区、校互通互联的协同办公机制,充分进行大数据挖掘,为提升全区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数据支撑。目前,我区已在着力建设全区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基础平台,预计下半年将完成平台的建设。

三、稳步持续推进个性化特色智慧校园项目建设。

1.智慧课堂项目。积极探究基于数字化学习工具的智慧课堂结构、教与学的方式以及学习评价方式,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促进课堂教学模式转变。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全体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2018年,选取了部分学校实施智慧课堂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2019年,已着手落实30所学校打造200个智慧课堂班级。今后两年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将逐步推广应用,形成示范效应。

2.大数据精准教学项目。建设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精准教学项目,深入教育教学核心环节,将日常的作业、考试、区域联考等过程性和结果性数据进行伴随式的采集,形成区/校级大数据,根据历次考情及学情追踪,直观展现每位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实现学情精准诊断分析以及精准推送相匹配的拓展资源,助力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化学习。2018年,在全区15所中学开展大数据精准教学应用实践试点;2019年,在全区建立25所中学应用示范校;力争2020年全区100%的中学建成应用示范校,形成具有萧山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

3.市智慧教育示范校建设。积极开发并应用数字化校园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学校行政办公、财物管理、教务管理、学习管理、校园安保、智慧食堂、校园支付、信息采集等多项功能的软件集约化、硬件个性化建设,提升学校管理效率,条件成熟后逐步扩展到民办学校。到目前为止,我区已创建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校24所。今年我区又有11所学校创建市智慧教育示范校,已落实配套项目建设资金337万。学校创建示范的氛围已日渐浓厚,我们也力争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促进学校积极创建形成示范。

4.创新教育实验室建设。利用3D打印、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大力推进学科教室和创新实验室建设,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等教学新方式,着眼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以及动手、实践、创造等综合能力,促进师生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环境下共同成长,形成具有萧山特色的3D创新课程、创意编程课程等创新课程群,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目前,我区已建成3D创客教室的学校59所。今年计划继续推进21所学校创建3D创客教室。

5.省千校网络接对工程。这也是2019年省政府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按照“互联网+义务教育”的部署要求,以城乡同步课堂、同步教研项目的实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城乡结对帮扶、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以此推动萧山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建设萧山优课云平台,实现全区优质课程的资源汇集和共享。目前,我区已有28所学校完成区域内城乡结对帮扶,还有两所学校跨省与龙泉两所学校形成结对互助。全区30所结对学校及省外两所结对学校同步课堂落实经费300万,本月已统一安装、调试到位。6月份起将由教研室牵头,通过同步课堂、同步教研等结对形式,全面推进此项工作,真正实现优质教育共享共赢。

四、各部门联动加大信息化培训力度。

17至今,我区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人数达12212人次,共举办各类长短期智慧教育、信息技术、3d打印等专题培训班13期。接下来,计划以3D创客教师90学时的培训模式进行拓展,将项目建设、培训和应用的一体化,加强系统平台的培训力度,以及学校教育技术人员的网络技术、实验管理、图书管理和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促进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

五、积极引进人才,打造专业团队。

当前,我区已出台《萧山区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试行)》,将高层次人才分为4类,分别给予不同标准的人才生活津贴、安家补贴、培养经费等政策,加大了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我们也将以此为平台引进信息化专业的人才助推我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也与各智慧教育专业团队达成共识,如科大讯飞研发小组、3D打印项目团队、睿智教育项目组已定期不定期根据学校需求进校对师生进行培训指导,并走进学校社团,每周固定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课堂教学指导。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

2019年5月25日(公章)

抄送:区政府督查室、区政协提案委

承办联系人:黄小龙         联系电话:18967132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