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04/2019-07206 成文日期 2019-04-13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关于公开征集《杭州市萧山区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发布日期:2019-04-13 11:4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教育局


为加快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进程,服务城市国际化战略,根据国家、省市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及杭州市城市国际化、“美好教育”建设和《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杭政办函[2019]20号)等工作要求,我局拟写了《杭州市萧山区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恳请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朋友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征求意见的时间:2019年4月13日至2019年5月13日,各界人士可用信函、传真等方式反馈意见。联系人:盛政同志,联系电话:82627266,传真:82627946 。

附件:杭州市萧山区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征求意见稿)

 

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

2019年4月13日

 

杭州市萧山区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进程,服务城市国际化战略,根据国家、省市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及杭州市城市国际化、“美好教育”建设和《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杭政办函〔2019〕20号)等工作要求,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区委打造“体现世界名城风貌的现代化国际城区”的发展定位,以教育资源合作共享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国际理解教育为重点,有效整合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丰厚萧山教育内涵,探索具有萧山特色的教育国际化之路,为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成为浙江基础教育国际化先进区县。

二、发展目标

(一)促进教育理念国际化

借鉴先进经验,实现理念创新。引领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向。借鉴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方法,服务萧山教育发展,在比较研究中形成国际视野和行为导向;形成立足本土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彰显特色优势的国际化教育、构筑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将国际化理念渗透到学校各个管理层面,促进国际化研究与实践,拓展教师、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强化课题研究,形成全面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萧山样本,并有标志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到2021年,全区中小学校开展教育国际化课题研究参与面达50%以上。

(二)促成干训师训国际化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开展教师国际交流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全面提升外语交流能力、国际礼仪能力、国际理解能力和开发实施国际课程的能力;加大教师国际化培训力度,选派干部教师赴国外交流学习。2019-2021年,选派不少于25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赴海外研修,全区中小学校聘请外籍教师不少于100人。

(三)推进教育内涵国际化

推动教学内容的变革,到2021年,中小学校100%开展国际理解教育,100%中小学生接受外语综合运用、国际理解、国际交往、国际文化融合四项能力的培养;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加强对中外课程的比较研究,通过“课程共建”项目,与海外友好学校共同研发国际交流课程,开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课程;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双语教育实验,提升师生外语交流应用能力;推动教育技术的革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初步实现萧山优质课程资源与国外友好地区立体共享。到2021年,新建成杭州市级教育国际化示范校6所、杭州市级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15个,评选萧山区级教育国际化示范校20所、萧山区级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50个。

(四)推动交流合作多元化

实施“世界课堂计划”,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吸引境外学生来我区研学旅行,实现师生海外游学体验人数每年不低于20%的幅度增长;推动“校际连线”,广泛建立境内外校际间友好合作关系,锻炼师生参与国际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建立双向的常态交流机制;开展“国际教育交流月”活动,突出国际化主题和元素,增进师生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知,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办好示范性国际学校、国际课程班等项目,采用“国内学习、国际认证”等国际化办学模式,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学校开展国际合作,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满足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到2021年,培育示范性国际学校1所、实现80%以上中小学与国外学校结对。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兼收并蓄。在多元比较中形成国际视野和行为导向,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拓宽交流渠道,深化交流合作,提升师生国际理解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二)坚持固本培元。扩大教育双向开放,促进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推进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技术的创新优化,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我区教育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

(三)坚持服务优先。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大湾区建设”“拥江发展”等战略,着力解决引进国际人才子女的教育问题,将涉外教育服务纳入萧山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满足公众多样化、高品质的教育需求。

(四)坚持规范有序。完善教育国际化相关政策,改进管理措施,健全服务支撑体系,以高位顶层设计为引领,坚持分类分层分段分批的推进策略,推动教育国际化规范有序发展。

四、主要任务和举措

(一)加强双向国际交流,提高萧山教育辐射力

1.深化学校国际交流。拓展交流渠道,以“千校结好”“百校结对”为载体,推进我区中小学校与境外学校开展“姐妹学校”结对交流;丰富交流内容,突出人文交流,鼓励学校师生带着萧山文化走出去,扩大萧山影响;更新交流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开展在线交流。到2021年,全区中小学校与海外学校结对率不低于80%。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外办、区财政局]

2.加强教师国际研修。开展国际交流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教师外语交流能力、国际礼仪能力、国际理解能力和国际课程建设能力;加大教师国际化培训力度,区教育局教师海外研修自组团每年不低于3个批次,实现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海外研修覆盖全学段、各学科;启动教师访学交流,在中小学试点3-5所学校与海外结对学校互派教师开展驻校访学;逐步探索海外研修基地建设,有选择地在教育改革或学科专业发展领先的国家和地区建立研修基地2-3个。[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外办、区财政局]

3.加快外籍人才引进。持续推进中小学“校校有外教”工程,逐年增加外教数量和聘请外教学校数量,到2021年,全区聘请外籍教师不少于100人;规范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的外教聘请工作,推进外教片区化聘用试点;加大外教聘请经费统筹保障力度,聘请外教学校按每名外教每年不低于12万元的标准安排学校部门预算,具体标准按每年社会平均工资增幅确定,所需经费由区财政保障。 [责任单位:区委人才办、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公安分局、区财政局]

(二)大力优化开放环境,提升萧山教育软实力

4.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组建萧山国际理解教育联盟,充分发挥教育国际化示范校和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年创建市、区级教育国际化特色示范学校不少于8所,市、区级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不少于20个。深入挖掘中小学现有学科教材的国际理解教育元素,推动国际理解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鼓励中小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编印萧山区中小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系列读本。[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外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5.探索人才国际化培养路径。面向全区小学推广低段开设英语拓展性课程,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开展双语教育实验,提升师生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普通高中试点引入适合学生国际化升学的课程体系,探索多元化国际升学路径;职业教育积极寻求与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组织合作,在5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1-2个专业引进国际职业教育资格认证和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具备国际水平的学习平台,提升我区职业教育的国际声誉,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

(三)加快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设,增强萧山教育服务力

6.规范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办学。指导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规范办学、提高质量,培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示范性国际学校,打造萧山涉外教育品牌;鼓励学校积极引进国际文凭组织等机构开发的国际认证课程,并成为其认证学校;推动学校与国内外同类学校之间实现课程和成绩互通互认。[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7.完善外籍人员子女就学服务。加快教育服务城市国际化建设,构建多层次的外籍人员子女就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外籍学生和港澳台籍学生就读我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办法;指导惠灵顿外籍人子女学校优化管理服务,提升接纳外籍人员子女入学的能力;建设一批外籍人士子女随班就读学校,培育具有典型性的国际化窗口学校,让外籍学生从小了解中国、认同中国、认识萧山、喜爱萧山。[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四)重点培育国际化展示平台,提高萧山教育影响力

8.加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平台,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萧山职业教育优势,有效整合区内知名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资源,探索与沿线国家开展语言文化教育、学术交流和高技能人才合作培养。[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发改局、区外办、区商务局]

9.搭建教育国际交流平台。培育萧山教育国际性峰会,每年定期举办大型教育教学研讨会或教育论坛;支持办好第21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HSYLC)、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名师名校长论坛等,鼓励中小学校参与基础教育国际学术研究活动和学术会议;有效整合利用中乌航空航天研究院、德中协会、中芬教育联盟等优质国际资源,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外办、区公安分局、区教育局]

10.打造“杭州国际日”品牌活动。指导全区中小学校结合实际,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板报海报比赛、模拟联合国、姐妹学校交流成果汇报等形式,宣传、参与每年9月5日的“杭州国际日”活动;多维度、常态化开展跨国籍、跨领域的教育、文化、体育活动,总结推广我区实施“世界课堂计划”,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和合作、中德足球天才计划等经验成果,形成国际化教育的萧山样本。[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发改局]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

成立区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各责任单位分管负责人担任成员,强化统筹协调,确保推进落实。区教育局要明确责任,落实专门人员,制订推进教育国际化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要成立推进教育国际化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推进教育国际化提供专业指导;主动对接杭州市教育对外交流协会,推动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

(二)强化政策支持。

有关部门要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为教育国际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或带队参加国际竞赛,其出国年限管理参照杭州市加强和改进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执行。各部门要大力支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海外研训工作,逐年增加参训教师人数。区财政要在年度预算中安排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所需经费;中小学教师校长的海外研训和“百校结对”出国(境)交流所需经费,统一纳入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经费。[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外办、区教育局]

(三)强化宣传推介。

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大胆探索,打造教育国际化特色。加大对教育国际化推进过程中涌现的优秀人物、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树立典范。积极发挥各类平台、媒体作用,讲好萧山教育故事,提升萧山教育的国际可见度、认同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外办、萧山广播电视台、萧山日报社、萧山网、区教育局]

本行动计划自2019年 月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1年12月31日,由区教育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

 

附件:1.杭州市萧山区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年度目标

2.杭州市萧山区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年度重点工作

3.杭州市萧山区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1

杭州市萧山区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年度目标

 

序号

指标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1

新增姐妹学校结对数(对)

10

12

15

2

新增中小学骨干教师海外研修人数(名)

80

80

90

3

新增中小学聘请外籍教师人数(名)

33

20

25

4

新增市、区级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个)

20

20

25

5

新增市、区级教育国际化示范校(所)

8

8

10

6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校学生数(名)

144

288

360

 

附件2

杭州市萧山区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年度重点工作

 

年度

重点工作

2019

1. 成立杭州市萧山区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

2. 举办首届国际教育高峰论坛。

3. 成立萧山区国际理解教育联盟。

4.评选萧山区第二届教育国际化示范学校、首届国际理解特色品牌项目。

5.承办杭州市第四届中澳国际理解教育论坛。

6.推进中小学“校校有外教”工程,规范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的聘请工作。

7.推进中德足球天才计划、中芬STEAM项目联盟等工作。

8.推进、加强师生海外交流和研修活动。

9.开展对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专项督导。

2020

1. 举办萧山区首届中澳国际理解教育论坛。

2. 修订《外籍学生和港澳台籍学生就读中小学(幼儿园)办法》。

3. 举办第二届国际教育高峰论坛。

4.评选萧山区第三届教育国际化示范学校、第二届国际理解特色品牌项目。

5.开展“迎亚运,最忆是萧山”区域国际理解教育品牌项目建设年活动。

2021

1. 总结推广小学低段开设英语地方课程的萧山模式。

2. 编印杭州市萧山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系列读本。

3. 举办第三届国际教育高峰论坛。

4. 开展星级外教评定工作。

5.评选萧山区第四届教育国际化示范学校、第三届国际理解特色品牌项目。

 

附件3

杭州市萧山区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为加快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进程,服务城市国际化战略,区政府决定成立杭州市萧山区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陈琴箫   

副组长:丁淑芳(区政府办公室)

俞沈江(区教育局)

成员: 俞迎春(区外办)

韩赵炎(区委人才办)

尹哲军(区政府新闻办)

鲍燚婷(区发改局)

封小丽(区教育局)

汪新来(区科技局)

郭松涛(区民政局)

钱建华(区财政局)

孟红琴(区人力社保局)

沈茂龙(区商务局)

汪春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楼益锋(区公安分局)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封小丽兼任办公室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