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01/2018-35477 成文日期 2018-03-06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综合类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9-02-15 14:3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政府办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杭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由萧山区政府办公室编制。全文由基本概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和回应解读等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2018年工作措施、其他报告的事项等八部分组成。本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地址:萧山区行政中心综合楼809室,邮编:311202,电话:82898239,电子信箱: xsxxgk@xs.zj.cn)。

一、基本概况

2017年,萧山区积极落实省市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条例》《暂行办法》要求,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以政府门户网站和浙江政务服务网为依托,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着力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主动公开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载体进行融合发布,借助新闻发布会、门户网站、浙江政务服务网、报纸、广播电视、华数数字电视、LED大屏、宣传栏和发放政策宣传资料等媒介发布政务信息外,也利用“萧山发布”、“萧山政府网”及各部门的微信公众号、微博新媒体矩阵和“智慧萧山”APP等移动端,及时发布权威政务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引导社会和网上舆论。对拟出台的重大政策文件、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线索征集、实事落实进展情况、提案线索征求、区级部门重点职能工作目标及镇街(平台)实事项目完成情况、部门问题整改以及其他民生项目,前期通过网站、微信、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成效显著。

(二)制度建设规范化。依据《条例》《暂行办法》和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制订并对外公开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厘清公开与不予公开的边界,规范我区政务公开工作。严格执行保密审查制度,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依法依规做好保密审查。

(三)督促检查标准化。将政务公开纳入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和政务服务网建设考核指标,在指标设置上,突出网站更新、行政规范性文件公开、回应解读、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依申请公开答复等内容,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年末,针对市政府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就我区提出的7方面问题,逐条剖析,寻找根源,强化措施,补齐短板。通过问题排查,分别向74家信息公开单位,逐一下发问题整改通知单,要求针对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限期整改。

(四)工作人员业务专业化。制定政务公开业务培训计划,邀请具有信息公开诉讼实务的律师进行讲课,专家精心安排培训科目和内容,集中培训。建立萧山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QQ群,指导解答各单位工作人员日常业务疑问。收集历年政府信息公开案例,为依法依规处理依申请公开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和回应解读等情况

(一)公开情况

2017年,全区通过区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网站、部门网站和其他新媒体等载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为51135条,同比增长41.92%,全区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10790条,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6219条,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12120条,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26753条。

(二)重点领域公开

1、推进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公布工作。按要求在浙江省政务服务网、萧山区政府门户网站全面公开我区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根据省市县三级目录,完成权力清单目录增补、调整和比对规范工作,特别是做好最多跑一次权力事项的梳理工作,确定“最多跑一次”事项734项(含镇街14项),已实现704项(含镇街14项);主(子)项位1204项(含镇街14项),实现1165项(含镇街14项),从事项基本信息、申请材料、办理流程、表格及样表下载、收费信息、服务可用性等内容全部公之于众。

2、推进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公开和处罚事项网上运行工作。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开设“行政处罚信息公开”专栏,面向公众公开行政处罚结果信息,我区23个行政处罚单位全年共发布行政处罚信息14252件,累计37056件,处罚信息的公布提高了社会对执法机关的监督力度,进一步促进了阳光、规范执法,又对行政相对人产生了有力的震慑作用。到年底,完成全区所有处罚事项的信息梳理、裁量权配置。积极推进处罚事项网上运行工作,全年网上办件量为6779件。

3、推进三公经费、财政资金信息公开。2017年我区按时在网上公开了区本级及各部门的预算、决算经费及“三公”经费。在杭州市萧山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开设财政信息专栏,设置行政事业性收费、一是推进本局责任清单和便民服务清单的梳理发布工作。通过萧山财政专项资金网上运行服务平台,公开专项资金管理目录和办法,把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及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4、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依托区政府网和区招投标交易中心网站,做好全区各级层面的政府采购、建设工程项目、土地和产权交易的招标和中标信息的发布与公开工作,其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还在省、市、区三级媒体上公开发布。在区政府网站和萧山日报公开城中村改造、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分配等信息。

5、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落实《环境保护法》关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和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要求,以依法公开、真实公开、规范高效、强化监督为原则,抓好职权范围内环保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加强环境监测、项目审批、环境污染治理、环境执法和行政处罚信息的公开。2017年,每月在网上公开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情况、受处罚企业名单,每季度发布排污费申报登记通告和排污费征收明细,全年发布业务公示公告1500余条,有效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环保领域信息的权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污染源“双随机”监管,公开萧山区环境监管网格划分,每季度公布“双随机”抽查情况。

6、积极推进教育领域信息公开。2017年,萧山区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萧山区2017年各类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萧教〔2017〕12号)、《萧山区2017年幼儿园招生工作指导意见》(萧教〔2017〕32号)、《关于萧山区2017年城区初中小学招生工作的意见》(萧教〔2017〕41号)、《关于做好萧山区2017学年特殊学生招生工作的通知》(萧教学〔2017〕60号)等文件,安排部署招生工作,确保招生信息公开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做好义务教育、高校财务等信息主动公开工作,通过当地电视、广播、报纸和教育信息网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并公布投诉电话和投诉信箱,接受社会监督。

7、推进重大建设项目的信息公开。对涉及公共利益和民生领域的政府投资项目从计划征求意见到人大批准确定后通过网站和萧山日报进行公开,并做好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信息的公开工作。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按照“平台受理、在线办理、限时办结、依法监管、全程监察”的要求,部署萧山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对投资项目审批数据的实时监管,确保阳光、规范审批。

萧山区还加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干部任免、处理非法营运“四小车”公告、中小学招考、食品安全抽查公告等群众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的公开力度,并同步在各类媒体上发布,得到社会高度关注。

(三)新闻发布会和解读回应

2017年全区召开新闻发布会5次,政府部门负责人在线访谈26次,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286次,政策解读稿件发布601篇,微博微信回应事件4129次,其他方式回应事件970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依申请及受理情况

2017年,全区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98件,同比下降27.72%。

全区共受理当面申请85件,其他通过传真、信函、网络等方式受理申请。申请信息公开主要涉及财政预决算、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规划建设、工商管理、食品药品、环境保护等内容,公众的知情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获取政府信息。

(二)办理情况

2017年,萧山区累计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498件,已经有471件在《条例》规定的期限内全部办理完毕,并以申请人要求的方式进行答复,还有27件正在规定期限内受理中。已经办理完毕的471件中,属于已经主动公开的为30件,同意公开的为182件,部分公开的为46件,其公开率占全部申请的54.78%;不同意公开的有43件,占9.13%;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的52件,占11.04%;告知申请信息不存在的65件,占13.8%;申请内容不明确作出更改补充的21件,占4.46%;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32件,占6.79%。

四、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7年,萧山区没有向信息公开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20号)对此也进一步明确了停征依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费项目,包括:检索费,复制费(含案卷材料复制费),邮寄费。

五、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我区高度重视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争议所涉及的各类问题。本年度萧山区各级政府信息公开类行政复议案件48件,结案47件,维持具体行政行为32件,占68.07%;被依法纠错7件,占14.89%;其他情形8件,占17.02%。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28件,结案27件,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15件,占55.56%;被依法纠错2件,占7.4%;其他情形10件,占37.03%;同比大幅下降。

六、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通过区政府的大力推动,全区政务公开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但与省市要求、公众期盼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对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意识还不够,将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要求纳入办文、办会的工作制度有待进一步强化,政策解读的质量和数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主动公开目录编制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特别是重点领域主动公开目录体系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公开平台仍需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仍不同程度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公开质量和效果欠佳等问题。四是公开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仍存在人员缺失,兼职的多,专职的少,特别是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量相对薄弱,制约了整体工作推进。

七、2018年工作措施

(一)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全面梳理区镇村三级服务事项,特别是做好最多跑一次事项的动态调整和材料标准化工作,确保线上线下一致,实现个人事项“简化办、网上办、就近办”,打造“移动办事之区”。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深化对所有投资项目的全覆盖全监管,继续推进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的公开。

(二)进一步规范主动公开目录建设。根据省市要求梳理重点领域信息主动公开目录清单,条分缕晰,落实责任,扎实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标准化建设,加强重要政策出台后的解读工作,提高政府信息的可读性。

(三)部署杭州市政府信息公开综合管理系统区县版。根据“互联网+政务服务”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区政务公开平台的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申请件的受理、交办、督办、超期催办、考核等全流程网上运转,更好地规范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答复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制度、考核机制,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树立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理念。

八、其他报告的事项

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