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育局

当前位置 : 首页
>>萧山教育局 >>图片动态

杭州市“轻负高质”暨“课程改革”现场会在萧举行

发布日期:2019-12-27 12:5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教育局

 

 

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总结和推广课程改革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教育效能,推进美好教育,推动“轻负高质”目标的实现,12月26日,杭州市“轻负高质”暨“课程改革”第十六次现场交流培训活动在萧举行。

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朱国清,市教育局副局长蒋锋到会。市基教处处长孔永国、副处长袁立斌,市教研室主任朱可,各区、县(市)教育局分管局长、教育科长、学校校长、教师代表300余人参加会议。

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蒋锋讲话。他我区在“轻负高质”和“课程改革”中进行的实践与探索表示高度赞赏各区教育工作者在轻负高质之路上一直的坚守与努力表示感谢如何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长的幸福与快乐?蒋锋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明确了下阶段我市义务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工作的要求。

他指出,回归教育常识校内减负,我们中小学要按照减负政策扎扎实实“开齐开足课程”,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每天“阳光运动一小时”……推进教育常识与教育理念的学习宣传,让轻负高质成为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的自觉行动。二要从自身做起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都要担起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责任“要达到‘轻负高质’,并非教育界单方面探索即可,更盼得到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学校与老师要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向家长正确合理地解读减负政策。三要从小事做起要扭转全民教育焦虑的生态环境,落实“轻负高质”,需要我们学校和老师扎扎实实从小事做起。杜绝“非零起点”教学、改革评价制度、管理作业时间……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去做,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更加开朗,整个杭州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必定不断提升。

萧山区教育局副局长金栋华代表区教育局对领导、嘉宾和老师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萧山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教育现状,阐述了萧山教育的工作理念、工作特点和工作实践。他指出,萧山教育的“课程改革”和“轻负高质”之路,就是坚持“五动”融合、持续发力。通过课改项目律动、示范学校带动、学校积极行动、项目创新驱动、专项督查促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实践,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化与落地。

区教育局义教科科长钱国灿作《萧山区推进区域轻负高质与课程改革情况介绍》主题汇报。在教育部、省教育厅印发“中小学学生减负”系列文件的大环境下,萧山教育出台美好教育“1+9”系列文件和方案,打好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的组合拳。围绕“落实‘两个回归’,提升办学氛围;抓实教学研究,提升教育质量;课程改革驱动,提升教育活力;基于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效益;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素养”五个方面介绍了萧山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所做的努力。

活动现场,开展杭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专题报告与主题培训

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朱国清作《减负与研学——五育融合、教育生态修复的破立之举》的专题报告。朱国清认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做好托底、补短、强基、提质、规范、实事五个方面的工作。他详细讲解了减负攻坚、研学破冰两个方面工作,就“为何要力推研学旅行、如何开展研学旅行,怎样突破学校的围墙”,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地交流与分享。同时,要建立区域基础教育生态监测发布制度,推进教育减负工作。一个区域,如果能让绝大多数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这个地方的教育生态一定比较好。要建立区域基础教育生态监测发布制度,推进教育减负工作。良好的区域教育生态才能创造孩子美好的未来。

 萧山区教研室主任徐和平作《以创推素养指向的教案样式为载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培训。他说,如何推进课堂变革,优化教学行为,提升教育质量?真正的落脚点在每位老师的课堂上。在新教案的设计中,萧山区尝试“素养指向”的教学设计,即通过落实每一课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和突破点实现知识育人的追求。他认为,当下引导教师解决问题的路径有两条:一是把教学目标升上去,通过研读普高同类学科新课程标准,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实现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学到学科方法、思维、思想、价值观、态度与责任。二是把教学目标降下来,要把应该写的教学目标写明确,因为没有规范、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也就谈不上有效的教学。围绕任务解决的“新单元”,聚焦素养指向的“新段落”,经历自主学习的“新过程”,他还与大家分享了他心目中设计与目标匹配的“教学过程”。相信这些“素养指向”的教学设计会带给大家新的思考与启迪。

会上,相关学校负责人作典型工作发言和主题报告,还进行了课堂观摩与课改成果展示。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深化课程建设,加强课程改革,由点及面,全力构建精品课程和课程群,继而由面到体,提升我区课程活力和品牌,为萧山美好教育做好最美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