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娟委员代表社会科学界的发言 ——注重城市长远发展 不给未来留下遗憾 |
||
|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大家好!我是社会科学界的委员孙娟,我发言的题目是:《注重城市长远发展不给未来留下遗憾》 近年来,萧山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空间不断拓宽、框架不断拉大、格局不断优化。但面对大湾区建设、拥江发展和后峰会、前亚运的战略机遇,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首先我们来看看 我区城市发展规划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长远发展的理念还不够高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待提高。2018年 9、10月份我区多次发生过大面积城市道路淹水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地下空间、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建设力度不够;环境质量下降、道路交通不畅、发展空间不足等“城市病”日益加剧。 (二)城市规划的刚性还不够强 城市建设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如钱江世纪城第一轮控规中有详细的地下空间、综合交通、河湖水源三个专项规划,特别是地下空间设计非常超前,但由于为了快速度、低成本建设,这个规划没有付诸实施,造成目前钱江世纪城地面上高楼林立,地下空间却各自为政、车库为主、不成系统,没有进行地下综合交通、管廊、商贸、文体、仓储等标准化空间建设或设计预留,影响了钱江世纪城长远发展。 (三)潜力区域的规控还不够严 一些发展潜力区域存在着粗放型开发建设现象。如杭州拥江发展的潜力区——“三江口”,总规划面积250平方公里,其中萧山就有100平方公里。但是,由于以前没有严格地进行建设管控,义桥、闻堰沿江一线已建成了大量的住宅、安置房和商住楼,公共资源配套缺失,沿江景观环境受到破坏,影响了三江口的高品质建设和长远发展。 (四)上位规划的衔接还不够紧 项目实施与总规管控的矛盾较为突出。随着市级总规刚性的加强,我区不少与总规不符的项目要继续实施存在很大难度。比如科技城、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发区益农区块等部分用地范围位于市总规建设用地或城市开发边界外,近期建设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 首先要增强前瞻性,创新谋划城市未来。要加强规划引领。让规划统领全局,谋划长远,促进全区域平衡协调发展。要统筹战略空间。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线管控”。要坚持以人为本。不给未来留下遗憾。 (二)要增强科学性,着力打造海绵城市。要注重城市生态格局构建。加强对钱塘江、湘湖、浦阳江、北塘河等河湖的水体保护,构建一套城市集水、排水、渗水、蓄水、用水的绿色生态系统。要优化城市空间和绿地建设。可以率先在公共建筑中推进蓝绿屋顶建设。 (三)要增强协调性,加强城市廊道建设。要加快推进产业廊建设。按照“两带两廊”产业空间布局,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把萧山打造成拥江发展的数字硅谷。要加快生态廊道建设。加强城市风道、天际线的管控。避免高楼大厦不科学布局阻挡风道,破坏美感。 (四)要增强系统性,注重城市布局设计。要打造城市新中心。建议以筹备亚运会为总牵引,以钱江世纪城为核心,努力实施“赛时亚运村,赛后宜居城”。要优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五网合一”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要超前规划地下空间和管网。可以重点选择钱江世纪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湘湖新城、空港新城、南站新城等人流、物流、信息流、产业集聚的区域进行高标准的地下综合空间规划布局。特别要注重地铁站的地下物业设施规划建设。 (五)要增强可续性,注重城市战略“留白”。建议:探索土地带方案出让的操作模式,强化城市风貌的管控。对近期、中期还未考虑成熟的地块,一定要严控,能留白的坚决留白,让后人去开发。 最后我们认为要增强严肃性,务求一张蓝图绘到底。要进一步突出规划刚性,树立规划权威,避免规划的随意调整。加强批后监管,强化多部门联动,对建设项目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 希望我们能注重城市的长远发展,相信萧山的明天更美好!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