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飞委员代表无党派的发言 ——提升城市文化 从打造名人文化开始 |
||
|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我是无党派界别的委员高飞,我发言的题目是:提升城市文化 从打造名人文化开始 名人作为一种典型的人文遗产,是一座城市悠久历史、深厚底蕴的集中体现。纵观每一座城市都会将这种文化资源利用到极致,很多都建起名人陈列馆、艺术馆等。仅萧山周边,就有杭城苏东坡,余杭章太炎、富阳郁达夫,桐乡丰子恺、绍兴鲁迅等故居或名人馆。萧山历来名人辈出,据统计我区有不同时期的名人200多人,但在名人馆建设上却才刚刚起步,首先我们来看看 我区名人馆建设现状 (一)共识尚未形成,缺少整体规划设计。名人馆的建设虽多方呼吁,但一直尚未得到重视。目前,除萧山博物馆有个名人专厅、个别镇街散落着建了几个名人馆,在远期规划中有高帆、牛畏予艺术馆项目外,近年的区镇两级的文体设施规划中还未有明确的名人馆项目。 (二)建设参差不齐,缺少必要服务保障。我区除了进化汤寿潜故居、楼塔楼曼文纪念馆、蜀山金润泉故居和党湾镇乡贤馆有比较系统的设计展陈外,已建的其他的几个都是镇街或村根据已有的历史建筑或祠堂等场所,作些简单的设计和陈列,且周边交通和环境等都不够理想,缺少相应配套服务。 (三)资源整合不够,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如我区境内现存较多的贺知章遗迹,又如新塘街道罗婆庙、罗婆桥,蜀山街道的史家桥及河沿、文笔峰等,因未经整合,尚未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文化带或文化集群。鉴于以上不足,我们提出五点建议 推进名人馆的建设 (一)全面盘点,分类梳理。建议成立名人馆建设专项推进工作组(专家委员会),广泛征集并梳理出一批历史上“颇有名望”,现如今仍“大有文章”可做的名人,为萧山文化和城市形象“代言”。 (二)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分区、镇两级进行定位,编制名人馆建设规划,实施“名人促人文满城飘香行动”,打造或提升一批萧山重量级的名人馆,讲好“萧山故事”。 一是建设贺知章纪念馆。我区已建有贺知章公园,其内400余平米管理用房可作为贺知章纪念馆。并以浙东唐诗之路起点的名义,串起境内现存较多的贺知章相关遗迹。 二是提升任伯年纪念馆。建议对现有任伯年名人馆与美术馆二合一。并依托吴山明任院长的“任伯年艺术研究院”,广泛征集任伯年的作品,组织专家团队挖掘、研究和宣传任伯年的艺术。 三是利用杭二棉文化艺术休闲区重点规划建设高帆和牛畏予艺术馆,同步可设立来楚生、卓鹤君等萧山籍艺术家的名人艺术专厅,收集和展示真迹作品,定期主办或协办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摄影书画大赛,吸引国内知名的相关艺术家到萧山开办各类展览。 四是利用定山岛湘湖师范旧址建成湘师纪念馆和金海观纪念馆。全面反映湘师的辉煌历史和金海观校长的丰功伟绩 (三)全力协同,加速推进。各区级相关部门要全力协同,明确建设责任主体,简化申办程序,排出建设计划表,争取通过3-5年的时间,实现全区名人馆全覆盖。 (四)全面宣传,扩大影响。开展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扩大名人文化的影响力。注重编写历史人物通俗读物,并用好名人文化墙绘、名人故事进校园、共建廉政文化教育和青少年第二课堂教育基地等。 (五)全面开放,多元运营。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长效运营。尤其是要通过依托相关的名人研究会等定期策划高规格的精品展览、重大赛事、重要文化活动,设计文创产品、民俗体验活动或旅游线路,招募专业团队来有效运营各类名人馆。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只要我们注重梳理研究,着力提升打造,就一定能前不辜负历史与先祖,后不愧对未来与子孙。就一定能承继和弘扬萧山名人资源,把萧山丰富的历史文化打造成为通往世界的城市名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