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明委员代表教育界的发言
——推进教育智慧化 走进未来的美好教育

[发布日期:2019-01-16]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家好,我是教育界的委员夏志明,我发言的题目是《推进教育智慧化  走进未来的美好教育》。

当前萧山面临数字经济迭代发展这一产业变革机遇,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名片”,勇当杭州数字经济城排头兵。萧山不仅要使“数字”与“经济”在萧然大地上交相辉映、澎湃而出,也要使“数字”与“教育”深度融合。推教育智慧化,创造美好教育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萧山教育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下,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新使命,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取得以下三方面成绩。第一,信息化基础建设初具规模;第二, “3D创客教室”、“名师云课堂”等数字项目初见成效;第三,一批省市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初现峥嵘。这为全区实行教育智慧化奠定基础,但对照主城区和周边发达县区的教育智慧化水平,由于萧山体量大、底子薄、起步晚等原因,萧山教育智慧化水平总体不高,存在以下不足:

(一)投入不足。与本市其他县区相比,我区生均经费偏低,在2016年、2017年生均设备投入在杭州13个县市区位列倒数第二,2018年虽有较大增长,但也仅排在第7位。投入不足导致项目推滞后、建标准偏低,区发展不均。

(二)队伍不强。萧山缺少教育智慧化规划的高层次人才。基层单位专职化人数偏少,技术薄弱。以2018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统计为例,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专职教师196人中,仅4人为研究生学历。教师整体智慧化应用素养有待提高。

(三)机制不活。目前智慧化专项经费主要面向学校,区域层面缺少相应的资金,前期政府投资全区信息化项目,在经费使用、项目落实、设备添置等环节中,存在立项周期长、推进速度慢等问题,很担心有些项目设备等落地时可能就已落后。

(四)融合不够。既没有充分实现“教育链”数据融合。也没有充分打通“部门间”数据平台,形成数据孤岛。

二、工作建议

(一)统筹规划,优化顶层设计

要加快成立由区主管部门牵头,教育部门、研究机构及相企业参规划小组,以“城市数字化”为区域基础,“教育智慧化”为发展导向,对我区教育智慧化进行顶层设计。规划要有前瞻性,在全省要有先进性。在统一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开展机制、体制方面的改革创新,简化智慧教育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手续,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时效,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精准对接,加大经费投入

要加大对智慧教育的投入力度,补齐旧债、年递增,确保我区生均设备经费能处于杭州市前列,在经费使用上要重点推进、精准对接。首先是要建平台,建设并完善 “萧山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打通部门内数据孤岛,逐步建立区、校之,推动区与省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的对接。其次是要丰资源,研制教育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通过自建、共建、引进、购买等多种方式丰富教学资源,建成一批能够体现萧山特色的优质数字课程资源。第三是要促均衡,在提升全区教育智慧化整体水平的基础上,增加薄弱地区、优势项目、重点环节的经费投入,要建立薄弱地区的帮扶机制,做好优势项目的引领机制,实施重点环节的保障机制。

(三)应用驱动,加强队伍建设

着力破解“人”对智慧教育的制约,首先,要以“引”的方式开展智库建设,引进并留住智慧领域的高端人才,形成萧山教育智慧化建设人才智库。其次,要以“补”的方式破解师资瓶颈,要在教师招聘、编制供等方面给向教育智慧化领域倾斜,数量上要增加,待遇上要提高。强培训,要实施校长(管理者)教育智慧化领导力培训;要深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第三,要以“用”的方式促进教技融合,在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探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学生“学”的能力与“技”的养成。在高中阶段,以网络学习资源为突破口,探索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

(四)扩大影响,发挥辐射作用

依托萧山数字经济领域企业与研究机构聚集的便利,加强智慧化应用研究,定期举行国际教育智慧化成果展和高峰论坛,打造国内一流的教育智慧化成果展示平台,强化萧山智慧教育建设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和话语权。

上是教育别的发言,谢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