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响委员代表民建萧山区基层委的发言


[发布日期:2018-01-18]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对于我区村级留用地合理开发利用的若干建议

 

我区自2001年实施村级留用地政策以来,共核拨村级留用地近4500亩,涉及139个村(社区)231个项目,建成了众安恒隆广场、汇通大厦、金帝文源广场、文源商贸大楼等一批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开发利用好村级留用地,是推进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保障亚运场馆建设、打造国际城区的重要支撑,更是巩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解决一代人乃至几代人长远生计的重要途径,是各村级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

我们民建萧山区基层委在调研中发现,我区村级留用地开发利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规划布点相对滞后。目前,我区21个镇街中有17个镇街完成了所辖村(社区)的留用地规划布点工作,还有4个镇街未完成,未能达到全覆盖。

(二)开发质量相对不高。凸显的问题是开发模式单一。已开发项目中,村与开发商合作开发占了90%;用途上,商务办公楼、宾馆酒店等出租经济占了大多数,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自主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而且开发进度慢。如我区有得天独厚区位优势的北干、蜀山、宁围、城厢、闻堰五个街道已核拨村级留用地项目163个,尚未开工建设的达106个,占65%以上。原坎山、瓜沥等机场拆迁留用地项目绝大部分仍处于结转留存状态。

(三)资源整合不够。村级留用地开发利用尚未形成统一的信息互通机制和三级联动的统一招商合作机制,难以引进高质量的产业项目。

(四)引导监管薄弱。风险规避、资金规范管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强化。部分村干部开发利用积极性还有待提高,有的甚至“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五个方面建议:

(一)注重顶层设计。要增强重要性认识,增强政策均衡性,村级留用地主要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因此,无论是否征地,都应按人口、村庄大小等因素明确每个村可享受的村级留用地面积,以减少拆迁之中的矛盾。要增强可操作性。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布点要尽可能集中在发展前景良好的地块内,充分发挥留用地产出效益。

(二)注重合理布局。要强化远近结合。近期重点要落实好纳入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村的留用地规划,远期重点要统筹谋划好城区周边、小城市和重大项目规划范围内村级留用地的布点,确保近期项目落得下、能启动,远期项目有空间、有前景。要强化统筹集聚。村级留用地布点要大小适度,注重统筹,规模开发,打破村庄界址布点,以镇、街道为单位进行统一选址规划设计。要强化设施配套。要完善村级留用地周边的道路、公园、学校、公交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共享各种城市资源。

(三)注重资源整合。要建立区村级留用地项目数据资源库,优先安排有潜力、有实力、有前景、有规划许可的“四有”土地出让,有序推动留用地项目高端化发展。对开发时机不成熟的,可先办理农转用手续,积极争取政策,通过举办临时停车场等途径,尽早发挥留用地效益。同时要借用区政府招商平台帮助村集体招商,要借助国资平台,实现多元开发。

(四)注重因地制宜。各镇街应成立村级留用地工作指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办理供地手续、工程建设等事项。强化分类指导,如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可鼓励自主开发;经济实力一般的村支持合作开发;经济实力较弱的村建议货币化开发或者留物业的开发方式,切实帮助指标落地。要尝试预支,实现共享。可以尝试留用地额度预支的办法,安排无指标或有少量指标的行政村提前享受一定额度的可用指标,帮助各村尽可能享受留用地带来的福利。

(五)注重引导监管。要加强对村(社区)干部和村民在留用地利用方面的宣传和培训,进一步提升村(社区)干部的管理经营能力。要加强群众监督,强化对项目的全过程、立体化监督,形成一级对一级监督、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留用地出让收益监管制度。

以上是我们对合理开发利用村级留用地的意见建议,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