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委员代表民革萧山区总支部的发言


[发布日期:2018-01-18]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关于大力推进我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大家好!我是来自民革萧山区总支部的代表,今天在这里和大家探讨关于大力推进我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经过60多年的演进,人工智能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区委十五届三次全会也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增材制造等前沿产业,打造新的增长极。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高地和龙头,我们应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发展,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引领区。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全球来看,人工智能成为科技创新的新热点。截止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2542家,总投资达1900多亿元。

从全国来看,人工智能成为动能转换的新引擎。我国政府连续制定出台“互联网+”人工智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及行动计划等顶层设计,并列入国家中长期战略。

从全省来看,人工智能成为区域竞争的新焦点。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6年滨江、余杭信息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81.4%和54.1%,而我区只有6.8%。

二、基础和优势

产业基础形成。我区已培育了万向、传化等一大批大型民营企业,引进集聚了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一批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为打造人工智能先发优势奠定了基础。

平台优势显著。我区既有开发区、钱江世纪城等产业发展大平台,又有信息港小镇、机器人小镇、图灵小镇等特色小镇,具备了产业发展、项目落户的大空间。

高端资源汇聚。全区已建成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2家、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8家,引进培养创业创新海归人才500余人,形成了一定的人才支撑。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速构筑大平台。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根据区块经济特色、产业基础和功能导向,构建以钱江世纪城图灵小镇为核心主平台,以信息港小镇、机器人小镇和未来智造小镇为协同平台的产业承载空间,打造“一核两翼两支点多圈层”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格局。

(二)加速培育大企业。要着力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全力培育网易研究院、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北大高等研究院等行业领军企业做大做强。要大力引进一批创业企业。围绕产业链配套,大力引进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良好发展格局。要全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推进以凯达尔、三沃机器人、浙大睿医、亚太股份等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和无人驾驶等产业大项目,推动实体经济再振兴。

(三)加速构筑大生态。不惜工本引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顶尖企业合作,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引进汇聚一批国际顶尖科学家、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千方百计搭平台。依托人工智能第三方机构,为相关企业提供人工智能大数据、检验评测、技术评估等专业化服务工作。要借势借力首应用。以2022年亚运会为契机,以“城市大脑”为重点,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建筑工程技术融合,在亚运场馆、亚运村、区域交通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优先开展智能化应用示范。

(四)加速形成大氛围。要制定产业大规划尽快编制出台区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意见要优化要素大供给发挥区产业引导基金作用,设立人工智能发展子基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土地等资源要素,保障人工智能项目需求。要举行一次大博览。充分利用“后峰会、前亚运”效应和中国人工智能战略创新联盟的作用,举办人工智能(国际)博览会、人工智能创新论坛等活动,通过举办一次盛会,引入一批项目、落户一批企业、推广一批产品。

未来10年是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相信,及早规划,换道超车,萧山一定能在智能时代拔得头筹!

我的发言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