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 跑出群众满意新高度

发布日期:2017-05-23 08:3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分享:

    2017年,“最多跑一次”工作被列为省、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再深化再推进,是“放管服”改革的浙江探索、浙江实践。今年3月初以来,我区多次召开“最多跑一次”工作动员会、牵头部门协调会、业务推进会、现场会,区深化“ 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更名为区推进“最多跑一次”深化“四单一网”改革协调小组,增设“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题组,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办事服务中心、区编委办、区法制办、区信息中心等单位组成,进行联合办公。全区上下积极行动起来,“最多跑一次”改革进展迅速,让企业和群众切实体会到了这项改革带来的极大便利。

  让企业和群众少跑一趟路 少进一趟门 少排一次队

  记者从区办事服务中心获悉,纳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范围包括区级各职能部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公益性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不列入“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范围,受政府部门委托承担的部分管理服务事项,由作出委托的政府部门梳理公布;政府部门间对于管理服务的实施存在委托关系的,一般由受委托的部门或单位梳理公布与受托管理服务相关的“ 最多跑一次”事项。纳入改革的事项,原则上为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中的事项。

  为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相关部门集中力量向“跑一次是原则  跑多次是例外”的目标冲刺:区政府办公室积极协调各镇街、部门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工作,公布区级部门已实现“最多跑一次”的事项目录,并督查改革落实情况;区办事服务中心牵头汇总全区已实现“最多跑一次” 的事项目录,开展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区编委办牵头做好区级部门“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目录,镇街“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的梳理,为全区开展“ 最多跑一次”提供事项基础;区政府法制办提出改革的法律意见,明确“最多跑一次”的内涵和电子签章、数据文件的法律效力,并加强改革合法性审查评估等工作;区市场监管局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全省市场主体数据资源大集中为支撑,全面推行“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的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国土萧山分局会同区住建局推进房屋交易与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 改革等工作。与此同时,区信息中心、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地税局)、区信访局等部门也各司其职,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把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目前,我区梳理并确定了841项事项纳入“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录,涉及全区33个部门、21个镇街,其中部门事项792项,实现事项680项,占总数的86%;镇街事项49项,各镇街根据自身实际已陆续公布实现事项,平均实现比超83%。

  接下来,本报将启动“走近各大窗口,市民记者有话说”专题系列报道,真实体验和反映“最多跑一次”改革萧山各窗口单位落实情况。

  先读资料再办事 掌握信息更方便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萧山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上有什么举措,给办事群众带来了哪些福音?近日,我们来到区办事服务中心、区市民服务中心一探究竟。

  “先读资料再办事,掌握信息更方便。”这是办事群众的普遍感受。来到区办事服务中心二楼,我们发现大部分窗口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提示、指南,个别未摆出服务指南的窗口经询问后也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指南。

  在商务窗口,台面上摆放着《萧山区商务局服务指南及示范文本》,当我们要服务指南资料时,工作人员提供了《萧山区商务局服务指南》小册子,还拿出了一份打印版的补充说明,上面记录了一些登记项目的简易程序,以及部分业务变更办理地址的通知。工作人员介绍,该窗口提供的服务指南内容可在区商务局网站上查询到。

  在国税、地税联合办证窗口,我们拿到了一份名为“萧山国税‘二维码’一次性告知服务”的小册子,最后一页上还印着杭州国税、萧山国税的微信公众号,纳税人只要扫描相应业务的二维码,即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获知办理该项业务的资料准备、基本流程等信息。记者随机扫描数个二维码,弹出的窗口详细记载了相应业务的服务对象、业务概述、政策依据、应提供的资料等信息,十分方便。

  在商事登记一窗通办窗口、投资项目一窗通办窗口和位于萧山区市民服务中心的不动产联办窗口,我们都发现了相应的办事指南问答小册子。据工作人员介绍,联办窗口涉及多部门“协同作战”,“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人流密集、工作量大,为前来办事的市民提供办事指南,能够有效引导前来办事的市民提前准备好资料,从而起到加快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的效果。

  随机采访了数位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他们普遍对窗口提供办事指南这一举措反响积极。市民王女士说:“虽然来之前就在网上查好该带什么材料,但在现场再核对一遍,心里就更有底了。”

  审批流程更简单 企业办事更方便

  阿凡达电子商务(浙江)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高兴地告诉记者,“最多跑一次”改革真正让企业尝到了甜头。他说,前段时间到办事中心办理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备案,只填写了一份登记表格,提交了一套登记材料,就完成了到窗口办理流程。“当时,窗口工作人员给我一份填表说明,并跟我说不用再跑到招商局窗口备案,只要在网上进行信息提交时,我很诧异,企业登记备案竟然那么方便了。”

  外资企业“一窗一表”登记备案“一站式”服务,自今年2月7日在我区推行以来,深受企业好评。“一窗一表”即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由区市场监管局和区招商局跨部门联合推出,旨在进一步简化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服务效率,打造良好的外商投资发展环境。截至目前,我区已成功办理备案登记企业202家。

  企业仅需“最多跑一次”,但后续是否真的能实现企业办事更方便,接下去的操作是否比到窗口再跑一次更麻烦?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企业如在办事中心区市场监管局窗口完成设立、变更登记后,窗口会发放一份填表说明,企业工作人员按照说明,到“外商投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信息备案就可以了。“回到单位后,我登陆网上系统,按照操作说明,没几分钟就完成了信息备案,比再去招商局窗口再提交一份材料方便多了。”上述企业工作人员说。

  而这仅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后企业享受红利的一幕。“‘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企业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让企业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上。”位于衙前镇的一家纺织企业负责人道出了很多企业工作人员的心声。

  5分钟办完事 群众满意度提升

  18日下午4点钟,沈女士挺着大肚子,怀抱着一堆证书、文件资料,风风火火地朝柜台走来。

  临近下班,她把厚厚的一叠资料摊在柜台上,区办事中心卫计窗口的几位工作人员很快把文件分类,分别开始录入、审核。沈女士连凳子也懒得坐,站着和工作人员小声交谈、沟通。沈女士和丈夫经营着2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这次来是想变更名下所有卫生服务站的法人。由于前期通过电话与工作人员咨询沟通过,备齐了所有文件证书后来现场办理。5分钟后,业务办理完成,沈女士又风风火火抱着文件袋离开。

  卫计窗口主要办理业务为医疗结构、医护人员资格证注册、审查,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等。从之前的承诺5个工作日办好、发证,到如今的当场受理、当场审核、当场发证,将以往的“承诺件”变成“即办件”。即使是需要现场审查的公共卫生行政许可证明,工作人员现场审查过后,可以快递、邮件的方式把证书送达到对方手中,实现老百姓“最多跑一次”。

  22日上午9点钟,“请8865的客户到6号窗口……”20出头的戴女士是第一次来市民中心办理公积金业务。她手里拿着自己的购房合同、缴税证明以及公积金提取申请单,刚刚办完公积金提取业务,正准备从柜台离开。“很简单啊,5分钟就办好了,服务态度也蛮好。”戴女士是萧山本地人,刚刚分期付款买了首套房。

  公积金窗口目前主要办理缴存、提取、咨询业务,平均每天受理的业务量300多件,每周周一到周六为工作日,公积金提取业务一般当天即时办结,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即时到账。2015年11月,单位签订一卡通协议后,单位代理人无需将协议送回公积金中心,通过与银行数据系统对接,实现“数据跑起来,群众少跑腿”。2016年10月,全市公积金业务系统一体化,全市“通存”“通兑”,实现“就近跑一次”。

  据了解,接下来,各服务窗口将致力于联通各服务部门的数据平台,优化服务,提升工作效率,让数据代群众跑,打造“互联网+服务”的新服务模式,让“最多跑一次”跑出群众满意新高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