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各镇(街、场、管委会)经发办(经发局),有关单位:
根据省、市、区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部署,全区第二季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已完成,现将我区产品(食品除外,下同)在2015年上半年省、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基本情况
上半年,省市共抽查我区7大行业479家企业87种483批次产品,合格467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6.7%,同比(92.28%)上升4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值(95.6%)高1个百分点;综合合格率为91.12%,同比(97.09%)下降8个百分点。
其中,省级监督抽查我区7大行业179批次产品,合格172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6.09%,同比(95.38%)上升0.71个百分点;综合合格率为98.61%,同比(99.81%)下降1.2个百分点;
市级监督抽查我区7大行业304批次产品,合格295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7.04%,同比(90.3%)上升6.74个百分点;综合合格率为92.1%,同比(99.1%)下降7个百分点。
1、按产品统计:上半年共抽查87种产品,其中印染布、食品用纸质包装容器、混凝土输水管、家用燃气灶具等77种产品的批次合格率为100%,占抽查产品种数的88.5%;丝织物面料、化学短纤维、食品用塑料包装等6种产品的批次合格率在80%以上,占抽查产品种数的6.9%;衬衫、夹层玻璃、工业链条等4种产品的批次合格率低于80%,占抽查产品种数的4.6%,其中彩色涂层钢板产品的批次合格率低于60%(详见附件1)。
2、按行业统计:轻工行业抽查批次最多,为260批次。其次是机械行业69批次,建材行业66批次,纺织行业44批次,化工行业39批次,冶金行业4批次,电子行业1批次。批次合格率最高的是电子行业为100%。其他行业批次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轻工行业98.5%,机械行业97.1%,建材行业95.5%,化工行业94.9%,纺织行业93.2%,冶金行业50%(详见图1)。
3、按企业类型统计:三资企业的批次合格率最高为100%,其余类型的批次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私营企业97.1%,股份企业92.3%。
4、按企业规模统计:大型企业的批次合格率最高为100%,其余依次为小型企业96.9%,中型企业94%。
图1:2015上半年省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萧山区合格率统计
主要产品质量状况
今年以来,我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以“促民生、保安全、提质量”为主线,强化保障产品安全、提升块状产业、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等,通过开展定期、专项、跟踪等多种形式的监督抽查,进一步提高监督抽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区抽查产品质量同比有所上升。
1、工业生产许可、强制性认证产品质量稳定
近年来,我局通过采取严格市场准入、切实加强证后监管、积极实施退出机制等措施,切实保障市场准入类产品质量安全。今年上半年共抽查工业产品许可(食品除外)、强制性认证产品共计32种201批次产品,合格194批次,批次合格率96.5%,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其中抽查了食品用纸质包装容器、防水卷材、硅酸盐水泥、农药、复混肥、家用燃气灶具等17种134批次工业生产许可产品,合格131批次,批次合格率97.8%;抽查了夹层玻璃、童车、玩具等15种67批次强制性认证产品,合格63批次,批次合格率94%。
2、区域特色块状产业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棉针织内衣、晴雨伞均为我区的区域特色块状产业。上半年共抽查棉针织内衣6批次,批次合格率为100%。上半年共抽查晴雨伞34批次,批次合格率为100%,比去年同期(88%)上升12个百分点。
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为2015年市区两级重点关注产品。上半年共抽查16批次,合格15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3.8%。不合格项为标识,表现为:产品、包装、说明书上没有标注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标识是产品质量真实状况的说明,是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明示担保,也是指导消费者正确选购、使用产品的重要依据,而在实际生产中,部分企业只关注实物质量,对标识的作用和法定地位认识不足。
今年5月省纤检局组织开展纤维制品产品标识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不符合有关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质量违法行为;重点查处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掺杂掺假、以假充真;标识欺诈等违法行为;落实生产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指导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诚信规范纤维制品产品标识。上半年共抽查纤维制品产品118批次,合格117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9.2%。不合格项为PH值,产品标识抽查符合率达到100%。
3、质量预警企业产品质量有所好转
今年年初确立的8家质量预警企业,上半年共跟踪抽查15批次,批次合格率100%。通过一系列的整治措施,已有5家企业连续两次抽查合格,符合解除预警条件。
后处理情况
对监督抽查中反映出的质量问题,我局将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认真做好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工作。
1、加强对区域特色块状产业重点产品的综合治理。针对抽查结果,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原因,采取措施开展整治,促进企业完善标准、计量和质量管理等基础工作,提升产品质量;加强产品质量风险防范和预警,防止出现区域性、行业性产品质量问题。
2、加强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并督促其分析不合格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复查;加强对产品标准的宣贯力度,督促企业按标准规范生产;做好市场准入类不合格产品的部门通报工作。
3、各镇(街道、场、管委会)要加强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工作。尤其是区域块状特色产业产品所涉及镇街,要予以重点关注,切实帮助企业增强质量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整改工作。
附件:1、2015年上半年省、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萧山区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表
2、2015年第二季度省、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萧山区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表
3、2015年第二季度省、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萧山区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汇总表
4、2015年第二季度省、市级产品监督抽查萧山区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汇总表
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5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