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09/2024-81869 | 成文日期 | 2024-10-11 |
发布机构 | 萧山区司法局 | 主题分类 | 司法 |
文号 | 有效性 |
盛家园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关于对我区民营企业实施企业合规建设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民营经济是萧山发展的压舱石,民企是萧山发展的主力军,推进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是萧山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今年以来,萧山区政法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合规经营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助力萧山打造“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
我局作为该提案的主办单位,会同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等协办单位开展专题会商。针对提案中提到的我区民营企业存在的刑事犯罪多发等问题,我区政法各单位切实加大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构建起安商惠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专业化履职,高质效办好涉民营企业案件
充分发挥专业化办案优势,在办案流程优化、法律政策把握、办案效果提升等方面强化能动履职,努力将每一个涉民营企业案件“办得快”“办得准”“办得好”。
(一)优化办案流程,助力案件“办得快”。全面梳理近两年涉企案件办案时长基本情况,根据案件特点及办案中存在的短板,加强业务调度和数据分析研判,探索司法资源投入和办案效果最优配比。区法院依法从严从快打击妨碍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活动,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的合同诈骗、非法经营、虚假诉讼、职务侵占、挪用资金、侵犯知识产权等突出问题,加大打击力度,加快办理进度。区检察院充分发挥繁简分流、简案快办的优势,不断优化涉企案件全流程办理机制,有效解决轻刑涉企案件的办案效率问题,让企业关注的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地实现。
(二)严把法律政策界限,助力案件“办得准”。准确界定各类市场主体在特定经济时期下经济活动的行为和性质,严格区分罪与非罪、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等不同性质问题,准确把握涉生产经营类犯罪、民营企业多发犯罪的认定标准,严禁以刑事手段插手、干预经济纠纷、民事纠纷。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措施,区公安分局对企业主要经营人员采取人身强制措施前开展羁押必要性动态评估,严禁以上网追逃、限制人身自由相要挟,迫使企业或企业主要经营人员主动“退赃退赔”“认罪认罚”或者达成“和解协议”结案。
(三)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助力案件“办得好”。区级政法各单位强化与市场监管、属地镇街(平台)协作,完善案件快查快侦快诉协同机制,对涉及亚运知识产权、科创企业商业秘密等重点难点案件,就证据规范、办案流程、商标权的鉴定辨认等事项形成共识,对困扰我区民营企业多年的造假产业实现全链条打击和强有力震慑。区检察院办理的全国知名上市民营企业注册商标被侵权案,通过跨省追诉漏犯、督促追赃挽损、民事支持起诉等,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供全面司法保护。
二、增值化服务,多维度提升民营企业法治获得感
聚焦民营企业关注的纠纷化解、综合执法、法院执行等高频法治需求,进一步前移服务关口,以增值化理念提升司法执法质效,让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更安心。
(一)系统谋划,有力推进涉企增值化改革。制发《萧山区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四大类20项涉企法治服务事项。实体化运转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法治服务专区,进驻4个特色“一件事”、30项增值服务事项,按照“前台服务+后台支持+应用支撑”模式,通过“1(服务专员)+1(首席专员)+1(值班律师)”人员配置模式,建立集咨询、指导、求决、诉求于一体的服务机制,打造增值法治服务工作闭环。在信息港小镇、自贸创新中心等产业集聚园区设置嵌入式服务点,打造“一园一特色”。全面深化执行“一件事”改革、打造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法治服务专区入选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重点项目。
二是精准施策,高频开展涉企法治服务。开展萧山区“云端普法”进园入企专项行动,组建萧然·云普法宣讲团,已累计为北斗七星科创联盟、紫橙国际创新中心等园区和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法治服务,覆盖15000余人次。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开展恳谈会、举办主题论坛、编发助企案例选编等形式,主动回应企业关切,为企业提供法律风险预防指引。完善常态化联络民营企业工作机制。通过院领导带头走访、定期回访等方式,加深对辖区民营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便于精准对接企业司法需求,提升检察法律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靶向发力,系统解决企业涉法问题。区政法各部门常态化推进“涉企执法司法提质增效、打击治理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行为、政法服务经济领域提优赋能”三项主要工作,已为全区百强企业解决涉法问题57个。区公安分局迭代升级“助企云站”系统,设置4个场景17项功能,为全区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以数据综合赋分对企业精准画像,让企业可以科学评估自身安全状况,助力提升预防犯罪、合规经营、防范风险等能力。区检察院全面建立“营商环境检察e站”,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的一站式涉企检察服务平台。针对企业关注的刑事案件财产刑执行困境,探索搭建相关数字监督模型,通过动态采集和碰撞刑事被执行人财产数据信息,监督法院执行立案或恢复执行,助力破解涉企财产刑“空判”难题。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制定管理办法,对涉企社区矫正对象经营性外出进行流程简化和管理规范,让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出得去”“管得住”。
三、合规化改革,全方位助力民营企业行稳致远
聚焦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系列性、行业性、根源性问题,全面推进合规化改革,打出预防性重点产业合规、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等组合拳,切实做好民营企业的法治守护者、发展参谋者和治理推进者。
(一)强化事先预防,推进合规体系建设。区司法局推进“法律风险防范、法治体检、合规建设、涉外涉法事务指引、线上企业合规指导服务”5个合规事项进驻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形成企业合规指导“一件事”,已为27家企业提供点对点合规服务。在区内遴选125名律师,组成法护营商律师团队,为企业各类合规指导服务96次。7名“链主企业”法务和合规资深律师入选市企业合规人才库。
(二)聚焦事中规范,破解企业行业难题。聚焦我区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医疗养老产业合规指引编制。组织律所会同“链主企业”编制纺织化纤涉外企业合规指引,区内律所研发的“跨境电商一站式合规平台”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整体跨境合规方案,匹配合规出口报关方式,搭建FBA海外仓销售模式,服务全省80%“9810”出口企业,助力商品行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三)落实事后整改,规范涉案企业合规。区检察院主动适应涉案企业合规推进新理念新要求,重点把好“入口关”和“适用关”,稳妥推进本地涉生产经营类犯罪中小微企业合规案件办理,已对一起重大责任事故案涉案企业开展合规审核,经第三方监督评估和公开听证后,依法对涉案企业法定代表人林某某作出不起诉处理。探索出台同行业合规操作规程和工作指引,推动实现企业“小合规”到行业“大合规”,努力为行业合规的规范有序开展提供优质检察方案。区法院会同有关部门推进破产企业清退、破产重整企业信用恢复、执行案件系统流程优化等方面规范提升,努力实现“办理一起案件、扶助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