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15/2022-62835 成文日期 2022-07-08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文号 萧农人〔2022〕240号 有效性 有效

关于下达2022年度萧山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项目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8-11 15:1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分享: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局属各单位:

2022年度萧山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项目经个人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议、立项审核、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小麦高抗赤霉病品种的引进与应用”等10个项目(详见附件)正式立项,其中重点项目2个。

根据《杭州市萧山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项目主持人应带领团队人员分工合作,严格按照项目申报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此次补助重点项目一次性包干补助11万元,一般项目一次性包干补助6万元,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使用规定和范围,做到专款专用。区农业农村局要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督促检查,适时组织验收,确保项目如期结题并取得实效。

附件:2022年度萧山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项目立项表

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农村局     杭州市萧山区财政局

2022年7月8日

附件

2022年度萧山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项目立项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团  队

实施单位

计划内容

类型

补助金额(万元)

1

小麦高抗赤霉病品种的引进与应用

毛光锋夏国绵黄福旦丁  峰王小丹阮茜倩张  靓

杭州世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靖江街道花神庙社区)、杭州萧山党湾镇勤诚家庭农场(党湾镇曙光村)

开展以抗赤霉病为重点的小麦新品种引进与筛选;开展因种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形成亩产400公斤的小麦绿色生产技术。与现有品种相比,亩产提高5%,农药用量降低10%;开展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形成补治技术;针对筛选出的品种,开展播种期、播种量、施肥量及运筹等试验,形成因种栽培的高产技术;召开现场观摩会、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示范应用0.3万亩,小麦赤霉病粒率控制在4%以下,以亩增产20公斤、节本增收60元计算,总增粮食60吨、增收18万元。辐射带动规模种粮主体进行品种和技术应用。

重点

11

2

“晚稻—直播油菜”种植模式的关键技术研究

夏国绵毛光锋王志伟杨列云夏天风阮倩茜

杭州萧山戴村镇王云峰家庭农场(戴村镇南三村)、杭州宝树粮油专业合作社(浦阳镇)

引进晚籼品种或早熟晚粳杂交品种5个,筛选出早熟、高产、优质1个以上;引进杂交油菜品种5个,筛选出耐寒性强、适于直播、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高产、优质1个以上;形成直播油菜亩产2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建立直播油菜高产示范方2个,实现平均亩产超200公斤,亩纯收益200元以上,在全区示范应用杂交油菜直播栽培500亩以上。适时召开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及时应用阶段性成果。

重点

11

3

茶炭疽病防治技术试验

蒋炳芳赵玲琳徐  著

杭州茶山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楼塔镇大同一村)

选择实施基地近年来茶炭疽病发生较重的茶园,设置试验区和对照区,开展不同时期和不同药剂防治试验。防治适期试验设置发病时防治、梅雨前防治+梅雨后防治、对照;药剂试验开展75%百菌清、10%苯醚甲环唑、250克/升吡唑醚聚酯对比试验,对比防效。通过项目的实施,探明该病的防治适期及有效的防治药剂,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区茶园应用的茶炭疽病防治技术,并通过培训班和现场会的形式在全区进行示范推广,示范带动面积2000亩,茶叶亩产量提高15%,全区增加茶叶产值200多万元。

一般

6

4

观赏兼油用亚麻修复镉污染土壤的品种筛选及应用研究

周华萍应金耀施  波

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油虎线辅路)、杭州丰收粮油专业合作社(义桥丁家庄村)

收集引进亚麻种质资源品种30份,观察记录其农艺特性,通过对其生育期、株型、株高、花期、蒴果数等农艺性状的考察,筛选出5-10个适应我区气候条件栽培的优良品种;从适应我区气候条件的优良亚麻品种中筛选出1-2个Cd富集能力强、籽粒Cd低积累的亚麻品种;利用水培实验筛选出来的Cd富集系数高的亚麻品种进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种植于Cd含量为1 mg/kg的土壤中,生理成熟期时,收获亚麻,测量记录株高、茎粗、分枝数、蒴果数、每果粒数等,检测亚麻根、茎、叶、籽皮、籽粒,以及土壤中的Cd含量,计算每个赏油兼用亚麻品种的Cd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筛选出1-3个Cd富集能力强、籽粒Cd低积累的赏油兼用亚麻品种。建立示范方1个,面积3亩;广泛利用冬闲田种植亚麻,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亩收益400-500元。

一般

6

5

基于稻渔综合种养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国荣李  斌韩  钶黄福旦杨列云

杭州萧山郑来兴家庭农场(戴村镇郁家山下村)

项目拟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苗木清退地块为实施基地,重点研究晚稻甲鱼共育、大豆(早稻)青虾轮作二种模式的生产技术,系统研究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研发集成适宜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实施面积102亩,通过项目开展实现常规晚粳稻亩产500公斤,甲鱼成活率80%以上,青虾亩产50公斤左右,形成二种适宜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明确种养条件下水稻(大豆)病虫发生规律,集成基于稻田综合种养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一般

6

6

芦笋错峰上市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许楚楚王华英王小丹

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业开发区5.2万亩)

为错峰上市,项目选择早熟品种‘丰岛1号’和中熟品种‘佳芦1号’搭配种植。在早熟基础上进一步促早栽培,对早熟优质品种‘丰岛1号’进行棚内套中棚的覆膜方式栽培,提早上市,研究春季促早上市栽培关键技术;中熟优质品种‘佳芦1号’,进行去膜栽培,推迟出笋期,淡季错峰上市,此时市场价格攀升,‘佳芦1号’芦笋进入盛产期,满足市场需求,研究延迟上市的关键技术。‘丰岛1号’的春提早和‘佳芦1号’的延迟采收,可以优化劳动力配置,降低旺产期劳动强度,节本增效。项目建立试验点1个,面积6.48亩,总结不同熟期芦笋品种错峰优化栽培关键技术1项。示范面积40亩,亩利润7000元以上,新增亩利润2000元以上,保障萧山区芦笋市场均衡供应。

一般

6

7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观测下水稻病虫害精准防控技术研究

黄福旦李  斌韩尧平王国荣

杭州丰收粮油专业合作社(义桥镇丁家庄村)

开展无人机多光谱遥感观测下水稻病虫害精准防控技术研究,对水稻田的病虫害等进行精准防控,考查其防控效果、防治成本和农药减量效果;并和传统人工打药的防效进行对比,考查其优势和劣势。实施面积50亩,在精准的靶向施药下,农药利用率提高,促进农药减量控害,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农药使用量比常规用药减少10%,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率低于5%。

一般

6

8

小叶蚊母优良株系选育及高效繁育技术研究

傅佳良赵玲琳邱春英余水军

杭州沃尔德园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河上镇)

收集100份以上优质种质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种质资源库,对小叶蚊母母本进行扩繁和栽培管理,进行繁育技术研究,扦插基质配比试验提升成活率;观察记录生长状态,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小叶蚊母新优株系3个。获得适宜小叶蚊母繁育的基质配方,优良株系扩繁100株以上作为母本,建立种质资源库为小叶蚊母种质资源保护、生产提供基础。构建小叶蚊母种质资源库,小叶蚊母一年生小苗亩产可达三万株,1亩地的产值可达1.5到2万元。

一般

6

9

樱桃老园更新复壮技术示范

蓝海燕王世福赵玲琳

杭州明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所前镇祥里王村)

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为樱桃老园修复技术,其中包括了土壤修复及消毒技术,老园枝枯病及根癌病防治技术,老桩复壮技术等综合技术。园区樱桃200亩种植区域内的老弱病树治疗复壮补苗,按10%计,约有1120株树。补苗树及复壮树按各占50%计,补苗树当年没有产量,复壮后产量按每株树按增产10斤计,樱桃价格按40元/斤计,则老园改造复壮可年增加产值约22.4万元。

一般

6

10

全生物降解地膜在鲜食花生上应用试验

王华英许楚楚周建国

杭州萧山益丰家庭农场(益农镇三围村)

通过不同厂家、不同颜色和不同规格的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鲜食花生试验,筛选出适合在鲜食花生上应用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种类和规格;通过大棚膜和地膜双层覆盖,可提早鲜食花生上市时间半个月,亩节省揭膜人工费60元;示范全生物降解地膜在鲜食花生上应用10亩,实现亩纯收益6000元以上。

一般

6

合      计

7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